历史比较语言学第四章(上)概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玄奘(公元600—664)出生于洛阳附近的缑(gou55)氏,形成自己的语音习惯的时代是在洛阳度过的。他的译著与《皇极经世》一样,大体上可以反映中原地区的语音。《皇極經世》看不懂。p93 * J: /t?/ * 要想把這種粗疏的時間層次細密化,就需要擴大比較的材料。例如,想要瞭解“見母是怎樣由g變成j的,加上客家和湘方言的材料就可能比較清楚。還有贛方言。 * 佛經的翻譯。 * 用這種方法擬測古音,方法簡單,易於掌握,但是有局限性。须注意一下幾點。p100 * P103 * 規律:p105 这种推断比较粗疏,有可能在某些地区与事实不符。比方说,中原地区,或者具体地说,河南地区的入声消失途径与上述的推断顺序就不完全一样,我们可以从唐玄奘译著的梵汉对音与邵雍的《皇极经世》中看到一些富有启示性的入声消失的途径和线索。 《切韵》时代有入声,但是这些入声何时开始消失?先后的顺序怎样?从方言差异的比较中得不到有关的启示。但玄奘的译著却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可靠的线索。 切韵 玄奘的对音(汉—梵) -k 特dm 郁uj 目muc -t 毕pip 屈kuk 剌rab 頞av 达dhar 末mal -p 泣ksim 飒sam 笈gam 答tam 相混淆的程度,入声字比阳声字多,而入声字中收-t、-k的字又多于收唇音-p的字。 收-p尾的入声字韵尾只与同部位的-m相混,而收-t、-k的入声字,相混的范围比较大,甚至还可以直接用来对译开音节。 切韵 玄奘的对音 -k 绰cha 择dha 薄bha 洛ra 酌ca 铄?a -t 达dha 吉ki 壹i 剌ra 绖dya 这些现象说明入声字在7世纪上半世纪在中原地区已开始发生变化。 第一,根据对音所提供的线索,入声似还没有消失,因为对音的主流还是用入声字去对译收-p、-t、-k的梵音。 第二,收-t、-k的入声字的韵尾已开始弱化,可能收-?,因而才有相混的现象,才有用入声字去对译开音节或以擦音、流音收尾的音节。在圆明字轮的42字中,入声译开音节有六个,占14%,在706个密咒的对音中,入声字对译开音节的67次,接近10%。 第三,-t、-k的弱化比-p厉害,看来-p尾还比较清楚。这就是说,-t、-k和-p在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并不是同时向-?发展的,它们的年代顺序有先后的区别。这是玄奘的译著所提供的启示。 周祖谟的《宋代汴洛语音考》证明,中原方音到宋代只有收唇音-p的入声字还有尾音,其余两类(-t、-k)入声字的韵尾都丢了,变成了短促的开音节。 以严格的语音发展规律为根据 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没有文献记录的语言,要确定对应的音的先后年代顺序,就必须以严格的语音发展规律为根据,从音理上进行合理的解释。 如何从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中推断其不同形式所反映的年代顺序,实质上就是如何从语言的空间差异中去推断语言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这是历史比较法的核心。 音位系统的发展可能不是一个音位的整体变化,而是处于不同条件中的音位变体的变化。由不同的语音条件造成的语音变化的不平衡性会使原来比较整齐的音位系统出现不规则的结构。这可以为探索语音的演变提供一种诱人的线索。 ɑ |?| |a| |?| |ɑ| 操同一语言而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每一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与其他方言或其他语言的相互影响不同,音系内部语音单位的变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同,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原因,原来相同的语音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顺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发展规律发展,因而出现方言的差异或亲属语言。 “见”“精”二母在北京、苏州、广州三地的共存差异构成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广州,它仍旧维持二母原来的音韵地位; 第二阶段是苏州,在同样的条件下(/i/前)“见”变成/t?/,“精”不变;第三阶段是北京,“见”“精”二母在/i/前都变成/t?/。 [c][?][?]的发音部位是舌面中,它显示了由/k/到/t?/的过渡性变化,说明/k/可能不是一下子演变为/t?/的。[c]组音的发音部位与元音[i]一致,只不过[i]没有与上颚接触而让气流自由通过。这样的发音部位与[i]相拼,自然会容易腭化为[t?]。经过这样扩大的比较,/k/演变为/t?/的时间层次和顺序就可以比前面的推断具体(97頁下)。 例字 广州 梅县 韶山 苏州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