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红花的研究进展概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更尕江永 学号 院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13制药工程 藏红花的研究进展 摘要 简要介绍藏红花的历史由来、分布情况及其植物学特性,浅谈藏红花的化学成分与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具体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藏红花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 抗癌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distribution and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ffron, 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Saffron, and summary concrete general situation of studies on Saffron. Key Word Saffron research-progress Pharmacological-action anticancer 藏红花( Crocus sativus L) 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球根类草本植物,又叫做“西红花”,因历史上西红花一直从国外经印度进入我国西藏进口,故得名“藏红花”。分布于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我国也有少量栽培,但由于产量极低,采收耗时费力,在我国被列为珍稀名贵中药材。藏红花当中特品为夏冈玛红花产于夏冈山;上品为克什米尔红花, (藏语称之为卡奇鸽尔更) , 产于克什米尔布哈热山和喜玛拉雅山等地;中品为雷干玛红花, 产于印度各地;次中品为哇吾红花,产于尼泊尔;下品产于西藏,现我国药用藏红花以藏产的红化代替,为正品使用。 藏红花具有强烈的活血化瘀和散郁开结的功效, 一直被用于临床。近年的研究发现,藏红花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而且几乎无毒副作用,所以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藏红花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植物学特性 藏红花为多年生草本。球茎呈扁圆形,叶茎生, 长线形, 叶缘稍反卷, 花顶生, 花被6片,蓝紫色。雄蕊3枚,雌蕊1枚,花柱3深裂,伸出花被外部,下垂,呈深红色。具浓郁香味,开花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不结籽。 藏红花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其性喜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湿润、光照充足,属短日照植物,生长适温15摄氏度左右,开花适温16摄氏度至20摄氏度,怕酷热较耐寒。无论是春花种或秋花种均为秋植球花卉。即秋季开始萌动,经过东、春两季生长期开花,结实的种类结实,夏季进入休眠期,球茎的寿命为一年,与郁金香相似,每年新老球茎更新交替一次。藏红花生育期在我国的长江一带为210天左右。 2、分布 藏红花主要出产在地中海、欧洲和中亚地区,其中以西班牙、法国、伊朗、印度占主要地位。西班牙生产的藏红花质量最好,出口量也最多。印度生产的藏红花产量也很高,但品质一直不如西班牙的。研究认为种质上不存在差异,主要是采收后加工工艺上的差别造成的。在我国西藏、青海、上海、浙江、山东、北京等地也有引种。 化学成分 对藏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柱头部分。其中含有挥发油、类胡萝卜素及其苷类化合物、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氨基酸、三甲基环乙烯衍生物的苷类化合物及皂苷;花被含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侧芽中含葱酮化合物。其中,挥发油总量占到0.4-1.3%,包括二苯基乙醇、萘、2-丁烯酸内酯、高级脂肪酸和三甲基环乙烯衍生物,共有三十多种成分。三甲基环乙烯衍生物中的藏红花醛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2%。 藏红花生药中的主要成分有藏红花酸、藏红花素约 1.5%(系藏红花酸与二分子龙胆二糖结合而成的酯)、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挥发油为0.4%~1.3%(主要成分为藏红花醛,是藏红花苦素的分解产物)。 此外还含有桉脑、蒎烯、多种维生素如核黄素和硫胺素等化合物。 药理作用 近年来, 随着现代医学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 对藏红花的药用价值有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并逐步揭示了藏红花素类物质的药理作用, 特别是其抗癌活性和抗癌机理的研究使得藏红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