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令朱元璋非常痛恨的人物 “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 洪武五年,罢孟子配享 洪武二十七年,颁发《孟子节文》删节八十五条,要求课试不能够从中命题,科举取士也不能有其中的内容。 孟子的个性气质 “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思想体系 天人相通的心性与天道观 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 以内省、养气、反求诸己为特色的道德修养论 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君子处世之道 以王道仁政和民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学说 孟子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之道(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8.8) “舜,人也;我,亦人也”(8.28)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11.7) 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1.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3.4) 君子之德(处世之道) (一)居仁由义: 7.10“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3.3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1)以仁事亲(孝悌) 13.15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7.11孟子曰:“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7.27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2)由仁义行 8.19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8.5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礼、勇、善、过、诚、 直、权、耻、友、义利观 礼:10.7“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勇:2.3“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善:3.8“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过:6.8“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诚:7.12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直:7.1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权:7.17“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耻:13.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友:10.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10.8:“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义利观:1.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二)大丈夫精神 6.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9“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 2.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2.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1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6.9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