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或技巧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温馨提醒: ? 1.表达技巧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 ? 2.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 ? 3.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 1、学习丛书87页14、阅读下面一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2、学习丛书72页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3、学习丛书63页13。 散文鉴赏 《敦煌》学群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 20. 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6分) 20.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鉴赏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一般思路: 1、写法:表现手法(修辞) 2、内容:景物特征 情感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16.文章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6答案: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表达我对胡杨林赞叹之情。 * 专题三复习 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辽宁卷) ②使天下之人,________。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③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2011山东) ④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___________。 (2010重庆卷) ⑤ 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10山东 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013全国) ⑧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______,檐牙高啄; ______,钩心斗角。(2013全国) ⑨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 1、(2012全国课标)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2、(2012江西)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想当年,金戈铁马-------------。 3、(2012辽宁)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2008年山东)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 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5全国 《六国论》复习 1、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2、《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句子是 ______。 3、《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 _____, _____。 4、《六国论》中明确指出赂秦是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5、《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武力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6、《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弊 在 赂 秦 赂 秦 力 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得、失 难、易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对比论证 借古 讽今 一、实词积累 非兵不利 率赂秦耶 不能独完 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此言得之 至于颠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