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使 用 说 明 书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2 第二章 仪器的工作环境 2 第三章 仪器的安装 3 第四章 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3 第五章 仪器视图与构件名称 3 第六章 仪器使用操作说明 4 第七章 仪器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案 11 附录A 仪器验收 13 第一章 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一、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吸收的效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收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符合比耳定律。 其中:T—透射比 A—吸光度 I0—入射光强度 a—吸收系数 I—透射光强度 b—溶液的光程长度 c—溶液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吸收系数a与光程长度b不变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本仪器正是依据这一原理而设计的。 二、用途 本仪器可供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行科研或供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冶金工业、临床生化、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各种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章 仪器的工作环境 一、仪器的运输和存储 本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雨淋、曝晒及剧烈冲击。 本仪器存储时应包装完好的存储于有遮蔽的仓库内,周围无酸性气体、碱及其它有害物质。仓库的环境温度在-25℃~4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 二、仪器的使用环境 避开阳光直射的场所和有较大气流流动的场所。 请不要安放在有腐蚀性气体及灰尘多的场所。 应避开有强烈振动和持续振动的场所。 应远离发出磁场、电场和高频电磁波的电气装置。 仪器应放在可载重的稳定水平台面上,仪器背部距墙壁至少15cm以上,以保持有效的通风散热。 避开高温高湿环境 使用温度: 室温 5℃~40℃ 使用湿度: 室湿≤85% 电源为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 Hz,主机输入功率为100W。 仪器要求供电系统为三相四线制接零保护系统。 为保证仪器正常,可靠地工作,有条件的用户可以使用净化稳压电源。 第三章 仪器的安装 打开仪器包装箱后,应按着装箱单检查仪器的配套件是否齐全。如果配用打印机(选购件)则需将打印机与主机间的扁平线缆接好,再分别将打印机、主机的电源线接到电源插座上。 安装好仪器后,先检查样品池的位置,使其处在光路中(拉动拉手应感觉到每档的定位)。关好样品室门,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若联用打印机,则应先打开主机后打开打印机),仪器自动进入测量模式,将仪器预热15分钟,即可以进行测量。 第四章 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波长范围:330nm~800nm 波长准确度:±2nm 波长重复性:≤1nm 透射比准确度:± 0.5%T 透射比重复性:≤0.2%T 光谱带宽:5nm(1nm、2nm、4nm可选) 光度范围:0%τ~200%τ, -0.300A~3.000A≤0.5%τ/3min 0%τ稳定性 ≤0.2%τ/3min 光学系统:光栅分光 仪器外形尺寸:(530×410×210)mm 仪器净重:15kg 第五章 仪器视图与构件名称 样品室门:打开样品室门将样品放入样品池内,关上后可进行测量。 液晶显示:显示各种操作模式和测量值。可根据不同需要显示透射比值(T%)、吸光度值(ABS)以及浓度值(CONC)。 操作键盘:根据需要进行仪器测量及功能转换。 波长调节旋钮:调节波长用,转动此钮时,会改变显示窗的显示波长值,您可根据您的需要,调节出您所需要的波长。 波长显示窗:显示当前波长值。 样品池拉手:拉动样品池拉手可使被测样品依次进入光路。 风扇。 RS232接口。 打印输出接口。 电源插座。 保险。 注意:仪器右侧黑色开关为电源开关。 第六章 仪器使用操作说明 一、键盘的使用说明 按键功能简介 MODE: 在测量模式、曲线模式间循环切换。 TAB: 在测量模式下将在打印机上打印一个空白的报告头; 在曲线模式下依次切换选择当前功能; 在曲线预览状态下切换显示曲线的K、B值与N、R值; 在输入数据时切换光标位置。 100%: 在测量模式下将透过率调百、吸光度调零; 在曲线模式下依次切换选择当前功能; 在曲线预览状态下依次切换选择当前曲线; 在输入数据时向上翻动可输入的数字与符号。 0%: 在测量模式下将透过率调零; 在曲线模式下依次切换选择当前功能; 在曲线预览状态下依次切换选择当前曲线; 在输入数据时向下翻动可输入的数字与符号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