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的历史,根据有记录可考的史料,如果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后二世纪最早罗马人学希腊语开始算起,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现代外语教学则是从十七世纪后才开始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才基本定型,成为欧洲的所谓“现代语言”(Modern Languages),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于是产生了现代语言教学,以区别以前的古典语言(如希腊语和拉丁语)教学。
现代外语教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尤其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发展,促使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化。由于人们对外语学习过程的认识不同,便产生了多种教学方法。目前出现的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现象,就是外语教学深化的标志。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对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演变作一概述,并对国外几个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作一简介。说明外语教学所走过的路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对于我们理解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以及对我们应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大有帮助的。
第一节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演变
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思想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十九世纪末以前
在西欧,十九世纪末以前的外语教学,翻译法占统治地位。漫长的中世纪,拉丁语始终是欧洲唯一的标准语言和文字。拉丁语教学以背诵语法和范文为其特点。文艺复兴运动中,随着现代语言及其教学的产生,欧洲人文主义者开始对拉丁语教学的弊端:束缚人们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强硬,提出改革要求,十七、十八世纪的一些教育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翻译法进行了研究。十七世纪德国教育家Wolfgang Ratichius最早提出了外语教学依靠本族语的原则,主张上课时先用本族语讲解大意,然后对外语进行词汇、语法分析和母语对比;捷克教育家Johann Amos Comenius提出学习外语要用归纳教语法,重视系统知识和翻译对比,在外语教科书上要排印出本族语的课文,作为直观手段之一。
这一时期正是语言学中流行历史比较法时期,比较语言学的研究确认了印欧诸种语言的亲属关系。如,英语、德语、荷兰语属日耳曼语系,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属意大利语系,俄语和一些东欧语言属巴尔干斯拉夫语系,而印地语、孟加拉波斯语则属印度伊朗语系。研究认为,这些语系所属的各种语言的语音虽有差异,而基本词汇却相同,词源可以追溯,词义也大致相通。至于语法,不过是些词类划分,变格变位等等规则,好像一种粘合剂,根据思想内容,把词汇粘在一起,写得出,看得懂就行了。这是语言的机械原子观。十七、十八世纪的外语教学法家正是遵循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语言,各种语言基本都是相同的,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这一观点,把本族语逐词译成外语,或把外语逐词译成本族语的原则作为外语教学法的基础,这就为翻译法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
由于当时欧洲各国间交往还不十分频繁,人们把学外语只看成是一种文化素养,其目的是要学习外国文化。因此,这一时期的外语教学思想还只停留在解决为什么教外语(why to teach)的问题上。
由于翻译法重点放在外语书面语的阅读和理解上,口语只处于从属地位。它反映了外语教学的部分规律,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因此,传统的翻译法在十九世纪末以前几乎统治了欧洲外语教学达几百年之久,十九世纪达到全盛时期。
二、十九世纪末到廿世纪四十年代
由于垄断资本的迅速发展,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激烈的变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上了帝国主义向外扩张侵略的道路。帝国主义争霸,大大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国际谈判和外交活动日趋紧密,商业交通日益发达,各国间的个人交往也甚频繁。语言不通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人们直接交往的障碍,人们更迫切需要口头交际的能力。这时外语教学的一些矛盾就暴露出来。翻译法只注重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外语教学的改革势不可免,直接法便应运而生。
十九世纪末欧洲出现的外语教学改革浪潮,其争论焦点是解决外语教学教什么(what to teach)的问题。例如,是把教口语放在首位还是把书面语放在首位?要不要教语法?教外语要不要通过与母语的对比翻译?等。
这一时期语言科学已从书面文献的研究转向注意到活的语言,心理学则注意到语言和感觉器官之间的关系,当时,影响最大的当推青年语法学派H.paul和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W.Wundt。
Paul提出了“类比”(analogy)在语言中重要作用的论断,为直接法崇尚模仿、替换提供了理论根据。
Wundt认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不是理智而是直觉。因此,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当尽可能有感觉的成分。而最强的感觉又是由声音引起的。直接法的“以口语为基础”、“以模仿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