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练—古代史练习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冲刺练习一 中国古代史 1.《论语?尧日》:“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中体现了此思想的是 A.鲁 B.燕 C.齐 D.宋 2.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淡化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3.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 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 5.张老师讲解下幅知识结构图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 A.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7.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17~18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 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 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8.“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10.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 ) A. 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 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 11.在《清代中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下图)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农业税相对较稳定 B.工商杂税增长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C.工商业占主导地位 D.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1.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分别是指(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15.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A.作者强调黄宗羲思想根本上未脱“儒家思想理路” B.开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C.作者主张将人物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 D.作者对黄宗羲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17.“______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横线处的文字是( ) A.雕版 B.造纸 C.指南针 D.火药 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 1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