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章重点: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蛋白质不稳定的原因 液体剂型中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化 冷冻干燥蛋白质药物制剂冻干过程中失去活性的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控释微球制剂的辅料及脉冲给药的原理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非注射途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 * 蛋白质稳定的机理之一是优先作用原理,即在有起稳定作用的保护剂存在的条件下,细胞膜蛋白优先与水作用(优先水合),而保护剂优先被排斥在蛋白质区域外(优先排斥),在这种情况下,膜蛋白表面就比其内部有较多的水分子和较少的保护剂分子。但是优先作用机理不能完全解释用聚合物或高浓度蛋白质自身作为保护剂保护蛋白质的现象,在冻干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的水合层被除去,优先作用机理不再适用。对于保护机理仍在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多学者认为,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大量氢键,结合水通过氢键与蛋白质分子联结。当蛋白质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失去水分后,保护剂的羟基能替代蛋白质表面的水的羟基,使蛋白质表面形成一层假定的水化膜,可保护氢键的联结位置不能直接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从而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防止蛋白质冻干而变性,使其即使在低温冷冻和干燥失水的情况下,仍保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丙三醇-水混合溶剂的氢键形成能 力下降, 有利于蛋白质疏水基团的聚集和形成紧密构 象, 而溶剂体系氢键网络的崩溃将使得蛋白质分子产生 进一步的折叠. * 丙三醇的加入降低了介质的氢键形成能力, 使 得原来分布于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疏水基团可以迁移到 蛋白质分子内部, 降低与丙三醇和水分子的排斥作用, 将引起蛋白质分子溶剂化数的增加; 同时, 蛋白质溶剂 化层中丙三醇的比例随着蛋白质极性的增大而增加, 丙 三醇分子可以通过与亲水基团相结合而积聚在蛋白质 表面[17]. * * PVA溶于水,水温越高则溶解度越大,但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PVA溶解性随醇解度和聚合度而变化。部分醇解和低聚合度的PVA溶解极快,而完 * 碘化反应过程中产生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带正电荷的碘原子对 酪氨酸酚环上与负氧(羟基)邻位的碳进行亲,电攻击, 或对组胺酸咪唑环上与负氮邻位的碳进 行亲电攻击,产生取代反应而碘化多肽或蛋白质.这种取代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组胺酰 咪唑基或半胱胺酰巯基上,对于非肽类激素,如甾体激素 A 环第二位的氢也可进行取代。 反 * GAS技术 GAS技术是将溶质先溶解在某种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此溶液与超临界流体混合。由于有机溶剂可溶于超临界流体而溶质不溶,于是溶质析出形成微粒。 * 控释微球制剂设计注意事项 由于微球的注射剂量有限 , 在制备多肽、蛋白质药物缓释微球时 , 应选择日剂量小的药物 ; 微球的释药模式与药物的临床需求应基本吻合 ; 微球中药物的包封率要高 , 释药时突释作用应较小 ( 这是一个难题 ), 释药模式要恒定 , 释药时间要达到要求。 * (二)脉冲式给药系统 肝炎、破伤风、白喉等疾病所用预防药物即疫苗或类毒素均为抗原蛋白,其中乙肝疫苗已能用生物技术制造。使用这些疫苗全程免疫至少进行三次接种,才能确证免疫效果,由于种种原因,全世界不能完成全程免疫接种而发生辍种率达70%。 因此为了提高免疫接种的覆盖率,减少一些重大疾病的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发展规化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将多剂疫苗发展为单剂疫苗,其中之一就是研制成脉冲式给药系统。 * 脉冲式给药系统示意图 研究中的一次性注射疫苗微球 ? 抗原 微球骨架材料 粒径/μm 体内释药模式 动物及用药途径 BSA 乙烯醋酸乙 0.3 初始突释,以后 小鼠皮下埋植 酯(EVAC) 连续释药 ? γ-核糖核 EVAC 0.3 初始突释,以后 兔皮下埋植 酸酶A 连续释药 ? BSA EVAC 初始突释,以后 兔皮下埋植 连续释药 ? BSA 聚TTH-亚氨 0.5克微球(内 连续释药后期 小鼠皮下埋植 基碳酸盐 含BSA 50mg) 减慢 ? 卵清蛋白 PLGA50∶50 5.34 小鼠腹腔注射 34 kDa ? ? ? SEB PLGA 1~10 小鼠腹腔注射 50∶50 20~50 ? ? 白喉类毒素 PLA 30~100 初始突释,以 小鼠气管滴注至 49kDa 后连续释药 肺、皮下注入 MN-rgp120 PLGA 20~100 脉冲释药 豚鼠皮下注入 HSD白喉 PLGA 65∶35 5~90 连续释药 大鼠、猴肌注 类毒素 PLA ? ? ? MN-rgp120 PLGA 50∶50 0.37~0.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