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味文化教学设计一:范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 第一单元 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第二单元 为什么 是什么 中 国 文 化 一 般 文 化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怎么办 怎么看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时间空间:传播、继承、 发展、创新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1课时 体味文化 1.在我们的校园中,进行过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同学们思考在假期你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 广场文化 网络文化 企业文化 上述图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刚才所说的文化现象都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古代有没有文化,你能举例说明吗? 以上现象说明: 3.中国各地区的文化有什么特色吗?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饮食文化 出行文化 以上现象说明: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3.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思考:文化是什么? 1. 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二、文化是什么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内容包括 正确把握 文化的内涵 (1)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与人类直接相关的, 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人是文化的主体。 (2)文化现象区别于经济、政治现象,区别于自然 现象。 (3)文化属于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活动如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物质产品不属于文化。 (1)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属于文化。 (2)而人类非意识形态的东西,人类创造的部分产品,也是文化,如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都是文化景观。 (3)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正确理解文化的多义性 (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 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以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 育的程度。 (3)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 种狭义的“文化”。 探究三:文化的特点 1.微山湖是文化吗?将微山湖开辟成旅游景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微山湖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微山湖开辟成旅游景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点 拨 2.欣赏漫画 2.请同学们看教材P7中的两幅图,思考: (1)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2)文化在这里体现为什么? 图中的小学生相对于那位西装革履的青年来说显得更有文化。因此,这里的文化体现为一种文化素养。 点 拨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 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 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 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 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 享用文化。 人的文化素养是怎样形成的?是不是与生俱来的? 总 结 3.他们是不是文化呢?反映了文化的什么特点?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 雕塑 曾侯乙编钟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总 结 3.人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总结: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