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6、黄山奇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我们学过《九寨沟》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
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
(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
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
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5、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
㈡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
1、位置奇
(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2、形态奇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
㈢观看录象,准备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
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
2、小组准备,以黄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绍”。
3、交流汇报:
(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加深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
五. 学习第二段:
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换词析义:乃至——甚至
感受迎客松的地位: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会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
2.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有何奇之有呢?(出示语句)
“迎客松”
⑴、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指导朗读)
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填表)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
(师可作适当引导:松树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并不稀奇啊!)
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
请学生网上搜索黄山松艰难生长材料,组织整理后备交流。
充分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
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满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指名试读,你想读出迎客松的什么?齐声朗读。
三奇在顽强的精神。
⑵大家说得挺好,你们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
[多媒体出示迎客松的图片]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
(学生热情地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B:喜欢迎客松的同学一齐站起来(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的说:“各位宾客,欢迎你们!”
C:学到这儿,你为黄山有这样的一棵迎客松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赞美之情,再来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