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研究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 时间 2012年 9 月 6 日 班级 六年级(2)班 小组 第 组 实验 目的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能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 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 验 步 骤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 结论 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馒头发霉的条件   实验 时间 2012年 9 月 17 日 班级 六年级(2)班 小组 第 组 实验 目的 1、 使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馒头发霉原因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 2、 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通过认识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认识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正确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实验 器材 新鲜馒头、培养皿、保鲜膜 实 验 步 骤 1、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2、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馒头放进冰箱,第四块馒头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 (约7天可以观察到现象 3、观察填表。 实验 结论 我认为食品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火山喷发的原因  实验 时间 2012年 10月 24 日 班级 六年级(2)班 小组 第 组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养成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实验 器材 铁盒、土豆泥或黏土、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 实 验 步 骤 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然后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 结论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地震形成的原因   实验 时间 2012年 11 月 1 日 班级 六年级(2)班 小组 第 组 实验 目的 用实验模拟地震,以正确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关系,强化学生防灾减灾自我救护的意识。 实验 器材 纸箱、小木块或积木、记号笔 实 验 步 骤 在纸盒上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用小木块垒成楼房。然后在纸盒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 结论 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大,烈度越小,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此外烈度和地质构造也有关系。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流水搬运碎石   实验 时间 2012年 11 月 7 日 班级 六年级(2)班 小组 第 组 实验 目的 了解水流搬运过程中岩石的变化。 实验 器材 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 实 验 步 骤 1、将木板一端垫高,把泥、细沙碎石块等捏成一团“岩体”放在斜坡上端,观察有什么变化。 2、用两块木板架成槽状,并在上面铺一块塑料薄膜。将搭成小斜坡。把泥、细沙、碎石块等物体堆放在坡顶上。用盆装水从上往下冲,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 结论 流水具有搬运携带碎石的作用。 指导 教师 评定 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名称 探究蜡烛的变化  实验 时间 2012年 11 月 15 日 班级 六年级(2)班 小组 第 组 实验 目的 1.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发生的变化,另一类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2.能从蜡烛的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交流,愿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 实验 器材 蜡块、酒精灯、蒸发皿或金属片、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干抹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