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
教学内容 22.海底世界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用“窃窃私语”造句。
3.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话。
4.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
资源 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浩翰的大海,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七,海中生物有二十多万种,仅海产品年产量可供三千亿人食用,而地球上目前只有五十三亿人,是人类的天然粮仓。陆地上的矿物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几十年就会开采一空,而海底是个巨大的聚宝盆,已经探明的白银有数百万吨,黄金有一千万吨。人类未来发展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
《语文教学参考用书》P265—266
《新阅读 新习作》上的补充阅读。 预习
设计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字词。《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临写两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阅读《新阅读 新习作》相关的资料。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对大海的感受。
?
2.预设: 无边无际 白浪滔天 奔腾不息? 烟波浩淼 海天一线 碧海蓝天? 广阔无边 一望无际 波澜壮阔 浩瀚无边 广袤无垠
?
3.学生朗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3分钟)
●? 预习作业2:字词
(15分钟)
危险? 肌肉? 伸缩
乌贼? 海参? 甲藻?
硅藻? 是否? 器官?
汪汪? 啾啾? 打呼噜
长途旅行 窃窃私语
峡谷? 闪烁? 稀有金属
1.朗读展示。
2.理解重点词语。
★汪汪? 啾啾
预设答案:
(1)都是形容声音的。
(2)叽叽? 喳喳 哗哗? ??乒乒乓乓······
★? 窃窃私语
预设答案:
(1)私下里小声交谈。
(2)老师在讲解题目时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
???? 蝴蝶在花丛中窃窃私语。
★ 海参
预设答案:
(1)cān? cēn
(2)参加? 参差
3.当堂检测
(1)学生自主完成。
(2)展示。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5分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3分钟)
1.学生根据提示朗读思考。
2.交流展示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第四板块:精读第二自然段。(10分钟)
1.指名回答:
波涛澎湃 汹涌澎湃? 波涛滚滚
? 依旧
2.学生齐答。
3.指名学生朗读句子。
4.学生边听边猜猜。
5.展示交流:预设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小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还好象在唱歌……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小猪一样吭吭,有的像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有的还好象在演奏……
6.预设:静中有声
7.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课文
1.欣赏《大海啊,故乡》。
听着这首歌,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赶海》,作者对大海充满了热爱。在你的印象中,大海是怎样的?
2.大海是美丽的,是令人神往的,你能用哪些词来描写大海?
3. 不过,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现在,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乘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儿的奇异景色。
板书课题【海底世界】
3.教学“底”:“底”这个字是这一课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这个字,我们早就认识了,但有的学生会将“点”丢掉。古人造这个字时,是在“氏”下面加个“横”,表示“止”的意思,就是“止”的那“一横”。后来才变成“一点”了。如果不停止,说明还没有“到底”,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这个“点”千万不可丢掉,否则我们永远也不能到达海底。
4.再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2:字词
1.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导学
★ 汪汪? 啾啾
(1)这两个词都是形容什么的?
(2)你还能说出几个象声词吗?
★? 窃窃私语
(1)说说它是什么意思?
(2)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