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
食品课程论文
题目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及其生物
分析应用研究进展 姓名 陈坤 学号 2009309010006 专业 食品科学
二○○九 年 十二 月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及其生物分析应用研究进展
Bioanalysis Application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ic
(陈坤 2009309010006 食科院 食品科学)
摘要:拉曼光谱诞生距今已整整80年,激光器、CCD检测器、光纤探针技术的发展使拉曼光谱分析仪器及其应用进展日新月异。然而传统拉曼光谱信号微弱,因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凭借其超灵敏且具有化学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鉴定。它是一种信号强度高,荧光和水的背景干扰小的表面分析技术。本文就SERS在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作简单回顾。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生物分析;应用
拉曼光谱是用途广泛的无损检测和分子识别技术,它能够提供化学和生物分子结构的指纹信息。但是常规拉曼散射截面分别只有红外和荧光过程的10-6和10-14。[1]这种内在低灵敏度的缺陷曾制约了拉曼光谱应用于痕量检测和表面科学领域。尽管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析工具,但由于其信号强度低,而生物分子通常在自然环境下含量较低,这样得到的拉曼信号很小或者检测不到,作为信息读出手段往往缺乏高灵敏性。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Fleischmann、Van Duyne和Creighton分别领导的3个研究组[2-4]分别观测和确认了表面增强拉曼现象,即在粗糙银电极表面的吡啶分子的拉曼信号比其在溶液中增强了约106倍。人们将这种由于分子等物种吸附或非常靠近具有某种纳米结构的表面,其拉曼信号强度比其体相分子显著增强的现象称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效应。SERS效应的发现有效地解决了拉曼光谱在表面科学和痕量分析中存在的低灵敏度问题。
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
与SERS实验和应用所取得的进展相比,SERS理论的研究一直相对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具有SERS效应的体系非常复杂。体系表面形貌和表面电子结构,光和粗糙表面的相互作用,光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在表面的取向、成键作用以及分子和表面的周边环境,入射光的强度、频率、偏振度和偏振方向等因素对SERS谱图的影响均比较复杂。SERS体系的这些复杂性导致了人们对SERS效应认知的多样性. 人们从各个角度和具体实验条件提出了不同的SERS机理[5]。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SERS机理主要有物理增强机理和化学增强机理两类。SERS谱峰强度ISERS常具有以下正比关系[6, 7]:
式中,E(ω0)和E(ωS)分别为频率为ω0的表面局域光电场强度和频率为ωS的表面局域散射光电场强度;ρ和σ分别为分子所处位置的激发光的电场方向和拉曼散射光的电场方向;(αρσ)fi是某始态∣i〉经中间态∣r〉到终态∣f〉的极化率张量。
式(1)ISERS前半部分表明,入射与散射光的局域电场强度越大,拉曼信号强度越大,这来自于物理增强机理的贡献,通常归因于电磁场增强(Electromagnetic enhancement, EM)机理[8]。式,(1)后半部分表明,体系极化率(αρσ)fi越大, 则相应拉曼信号的强度也越大,这是SERS化学增强(Chemical Enhancement, CE)机理的贡献[5, 9]。它是由于分子和表面之间的化学作用,从而增大了体系的极化率。
1.1 化学增强机理
化学相互作用对反映在光电场下电子密度形变难易程度的拉曼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当分子化学吸附于基底表面时,表面、表面吸附原子(Adatom)和其它共吸附物种等都可能与分子有一定的化学作用,这些因素对分子的电子密度分布有直接的影响。
化学增强主要包括以下3类机理:(1)由于吸附物和金属基底的化学成键导致非共振增强(Chemical-Bonding Enhancement, CB);(2)由于吸附分子和表面吸附原子形成表面络合物(新分子体系)而导致的共振增强(Surface Complexes Enhancement, SC);(3)激发光对分子-金属(Molecule-Metal, m-M)体系的光诱导电荷转移的类共振增强(Phot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与应.doc
- 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doc
- 融资能力及建设管理方.doc
- 血液内科专科护理常规.doc
- 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知识与研究操.doc
- 行政人员测试题正式.doc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013春第四套作.doc
- 行政法主观题必背的15句.doc
- 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分.doc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题.doc
- DB3407_T 014-2023 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体系 构成和要求.docx
- DB3609_T 01-2024 燃油加油机计量监督检查规程.docx
- DB3406_T 010-2022 运输企业违法行为智能取证技术规范.docx
- DB36_T 1611-2022 红色旅游服务示范景区评定规范.docx
- DB36_T 1413.1-2021 中小学研学旅行 第1部分:基地(营地)认定规范.docx
- DB36_T 1412-2021 游乐园(场)大型游乐设施服务规范.docx
- 《GB/T 37133-2025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pdf
- GB/T 37133-2025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133-2025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pdf
- DB3403_T 04-2020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