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系统检修技术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脱硫吸收系统 9 吸收塔 9.1 设备概述 我厂脱硫系统采用的是一炉一塔,采用带托盘的喷淋塔。分壳体、喷嘴及所有内部构件、吸收塔搅拌器、除雾器、塔体防腐及保温紧固件等。采用搅拌措施来避免浆池中浆液沉淀。 吸收塔内部的托盘、导流板、喷淋系统和支撑等将尽可能不堆积污物和结垢,并且设有通道以便塔内部件的检修和维护。 吸收塔烟道入口段采用内衬合金,并防止烟气倒流和固体物堆积,内衬2毫米厚的玻璃鳞片树脂,喷淋层支承梁衬二层橡胶板。 9.2 设备规范 表12 名称 规格型号 尺寸参数 制造厂家 数 量 吸收塔 ?16800×30000 16800*30000 现场制做 2 9.3 检修工艺 表13 名 称 项 目 工 艺 要 点 质 量 要 求 吸收塔本体 1.检查塔(罐)防腐内衬(树脂)的磨损及变形 清除塔内及干湿界面的灰渣及垢物。 用电火花仪检查防腐内衬有无损坏,用测厚仪检查内衬的磨损情况。 检查塔壁变形及开焊情况。采用内顶外压法校直、补焊。 各部位清洁无异物。 内衬无针孔、裂纹、鼓泡和剥离。磨损于原厚度的/3。 塔壁平直,焊缝无裂纹。 2.检查格栅梁及托架 检查格栅梁及托架的腐蚀磨损情况,视情况修补或更换。 检查托架安装是否平稳,测量水平度 梁、架防腐层完好。 水平度不大于2‰L,且不大于4mm 3.检查氧化配气管 用水冲洗、疏通配气管。 检查焊缝及断裂情况,进行补焊。 检查管子定位抱箍有无松动脱落,并拧紧、补齐。 塔(罐)内注水淹没喷嘴,通入压缩空气做鼓泡试验 无堵塞。 焊缝及管道无裂纹、脱焊。 抱箍齐全、牢固。 有氧化配气管的喷嘴鼓泡均匀,管道无振动, 4.检查各部冲洗喷嘴及管道、阀门 检查喷嘴。 检查管道应无腐蚀,法兰及阀门无损坏。 喷嘴完整,无堵塞、磨损、管道畅通。 管道无泄漏,阀门开关灵活。 5.检查除雾器 冲洗芯体,除去垢块,检查芯体 检查紧固件。 检查漏斗排水管, 芯体无杂物堵塞,表面光洁,无变形、损坏。 连接紧固件完好,牢固。 漏斗及排水管畅通。 10 吸收塔浆液循环泵 10.1 设备概述 漏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共有6台,每单元3台, 6台泵均为SULZER(苏尔寿)公司制造,为单级全金属泵,其主要作用是将吸收塔中的石灰石浆液泵入吸收塔上部喷淋而下,使之与烟气逆向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除去烟气中的硫份,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10.2 设备规范 表14 泵参数 ——制造厂 SULZER(苏尔寿) ——型 式 ZAP801--9900 ——扬 程 m 22/24/26 ——体积流量 m3/h 8745 ——轴功率 kW 726.4 / 775.6 / 833.4 ——编号 100029518/100029520/100029522 ——转速 rpm 595 ——机封型号 HTM-40S31(襄樊五二五厂) 电机参数 ——电机型号 YKK630-10 序列号 一号 J061938/J061937/J061940 二号 J061936/J061935/J061939 ——功率 KW 900/1000/1000 ——制造厂家 湘潭电机厂 10.3 检修工艺 表15 设备名称 检修内容 工 艺 要 点 质 量 标 准 浆液循环泵 1.检修机械密封 1.安装时将轴表面清洗干净,抹上黄油,装好各部O型环,压盖应对角均匀拧紧。 1.盘簧无卡涩,动静环表面光洁无裂纹、划伤、锈斑或沟槽。 2.轴套无磨痕,粗糙度为1.6。 2.检修轴承 1.检查轴承表面及测量间隙。更换轴承时采用热装温度不超过100°C,严禁用火焰加热;安装时轴承平行套入,不得直接敲击弹夹的外圈。 2.检查测量主轴颈圆柱度,以两轴颈为基准测量中段径向跳动量。 1.轴承体表面应无锈斑、坑疤(麻点不超过3点,深度小于0.50mm,直径小于2mm)转动灵活无噪声。 2.公差配合: 轴径向轴承与轴H7/js6; 径向轴与轴H7/K6; 外圈与箱内壁JS7/h6; 3.止推轴外圈轴向间隙为0.02mm~0.06mm; 4.轴承轴向间隙不大于0.3.mm; 5.径向间隙不大于0.15mm; 6.转子定中心时应取总窜量的1/2。 3.检修泵体及过流部件 1.检查泵体、叶轮等过流部件的磨损、腐蚀、汽蚀情况。 2.测定与吸入衬板间隙 1.泵壳无磨损及裂纹;叶轮无穿孔、无可能引起振动的失衡缺陷。 2.轮与吸入衬板间隙:卧式泵

文档评论(0)

byzztbyzz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