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速煮米的生产工艺 一种方法是先将大米预煮至含水约60%(煮熟的米饭约含水80%),接着干燥至含水8%,这一工艺可使米粒保持多孔结构 另一种方法是将干大米 (含水10%)迅速加热,使米粒内部产生裂缝,预糊化的大米经滚轧或冲压后,干燥成为一种较扁平的米粒(在煮饭时水分扩散的距离缩短) 碎米 不足整米长度2/3的米称碎米。碎米可以分为大碎和小碎,更小的称之为粞,虽然化学成分与整米没有太大差别,但作为食用米的商品价值不高,主要是作工业原料,利用其中的淀粉。 米糠 米糠是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米糠是从糙米上碾下的皮层、米胚和少量胚乳。米糠可以分成清糠和白糠两部分。清糠主要是果皮外层,白糠是内层,含有糊粉层细胞和少量的淀粉质胚乳。由于加工工艺不同,米糠和白糠的量有较大的变化。 米糠的一般化学成分(%) 水分 粗蛋白 (N×5.95) 粗脂肪 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 灰分 10~15 12~17 13~22 35~50 23~30 8~12 稻壳 稻壳占稻谷重量占20%左右,但由于容重小,体积很大。稻壳坚韧、粗糙,木质化,摩擦力大,营养价值低,不利用就成为危害环境的废物。稻壳灰分,绝大部分是SiO2。 水分 戊聚糖 纤维素 粗脂肪 含氮量 灰分 木质素 10~12 16~20 26~36 0.4~0.8 0.2~0.5 18~20 20~24 稻壳的化学成分(%,湿基) 现在使用最普遍的砻谷机是胶辊砻谷机(rubber roll sheller)。 * 胶辊砻谷机示意图 * 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对直径相同的橡胶或塑料辊筒。两辊以不同的转速相向旋转,稻谷在通过两辊之间的小于稻谷厚度的一段距离时,受到胶辊的挤压和搓撕作用,完成脱壳的过程。 两辊之间的压力可以调节。压力过大可使米粒变色,并缩短本来就很有限的辊筒寿命。压力过小,则不能达到脱壳目的。 * * 主要有邵氏85°±3°、90°±3°两种。数值越大,胶辊越硬。冬季气温低,采用85°的胶辊,夏季气温高,采用90°的胶辊。 在相同气温条件下,加工较易脱壳的早、中籼稻谷和粳稻谷,可选用硬度较低的胶辊;加工较难脱壳的杂优籼及细小颗粒的粳稻谷,可选用硬度较高的胶辊,以保证砻谷机的工艺性能和减少胶耗。 * 黑色橡胶的弹力较高,耐磨性良好,硬度受气温的影响较小,价格较低,但在高温下会降低弹力和耐磨性,还容易使糙米沾胶后发黑; 棕色橡胶可减少糙米染色,适用于各种气候下使用,性能较好,但价格较贵; 白色橡胶性能与棕色橡胶相仿。 * 线速,指胶辊工作时的圆周速度。 线速高,则流量大、产量高。线速过高,则摩擦次数过多,胶辊会发热变软,脱壳率降低,胶耗增加,振动严重,增加碎米。 线速低,受轧时间太长,胶辊表面会起槽,使脱壳率下降并影响产量。 一般情况下,快辊线速14.5~17m/s,不超过18m/s,夏季取低值。慢辊线速12~14.5m/s。 * 线速差指快、慢辊的园周速度之差。它是胶辊对稻谷产生搓撕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辊压一定的情况下,线速差大,搓撕作用强,脱壳率高;线速差过大,碎米增加,起毛、粘胶染黑。相对位移增大,摩擦作用加强,使胶辊发热。温度升高,胶耗增加,动力增加,引起振动。 线速差过小,脱壳率低,增加两,特别是慢辊的磨耗。 一般线速差为2.5~3m/s。干燥、易脱壳的稻谷,壳薄而结构松散的早籼稻谷,取低值,壳薄而结构紧密的晚籼稻谷,取偏高值。 * 速差率是线速差与慢辊线速之比。 速差率的大小与稻谷在胶辊工作区内的位移长度有密切关系。 辊径不变,品种不变,位移长度主要决定于速差率。在线速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速差率随慢辊线速的增减而增减,即调节慢辊的线速(实际上快辊的转速也变)就能调节相对位移长度。 随着胶辊的磨损,线速下降,只要线速差率保持不变,脱壳率不一定会下降,但产量会有所下降。 * 辊间压力的大小与搓撕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谷粒接触胶辊后,胶面会产生弹性变形,使胶面产生压陷。 压陷的深度与轧距大小、谷粒的大小、橡胶的硬度和使两辊合拢的拉力有关。 使两辊合拢的拉力是辊间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调节使两辊合拢的拉力可以调节辊间压力。 决定辊间压力大小的主要依据是压陷深度。物料颗粒在对辊间工作面之间受辊压P的作用,颗粒变形,辊面变形,特别是辊面材料为橡胶时,辊面较软并有弹性,稻谷对辊面的反作用力使辊面变形,稻谷的一部分被压入辊面,陷入辊面的深度称为压陷深度。 * 辊间压力太小,即轧距过大,拉力太小(压砣太轻),脱壳率低; 辊间压力太大,即轧距过小,拉力太大(压砣太重),脱壳率高,但增加糙碎,糙米表面起毛、粘胶。 增加拉力(增加压砣重量)、减小轧距,挤压力增加,压陷较深,摩擦力大,搓撕作用增强,工作区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