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氯消毒反应动力学分析-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docVIP

再生水氯消毒反应动力学分析-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生水氯消毒反应动力学分析-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

再生水氯消毒反应动力学分析 This study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hlorine disinfection dynamics model in recycled water, and fit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Then select the first order?dynamic?model, the parallel level model, the secondary model and n-tier model for futher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dynamic model of chlorin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 generated process,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or DBP concentration change in water and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prediction . Keywords: reclaimed water chlorine disinfection chlorine decay of chlorin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氯消毒原理及应用概况 消毒是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水体中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细菌等微生物,防止水传播疾病,保证出水中微生物指标。氯消毒方法始于 20 世纪初,到现在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氯消毒操作使用简单,价格低廉,工艺成熟、消毒持续性好,余氯容易测定,一直是最经济、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 氯的消毒作用是通过其水解的次氯酸起作用。HClO分子量很小,呈电中性,穿透力强,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表面,并迅速穿过微生物的细胞膜进入生物体内,利用氯的氧化作用破坏细胞的多种酶系统使其生理活动停止,失去活力而死亡。次氯酸消毒反应方程式如下: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认识到氯气作为消毒剂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人们用一些重要基础性研究来阐明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如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影响条件、动力学特征和副产物的分离与鉴定、环境毒理和以及母体物质的研究等。 我国目前水厂中使用的消毒工艺以氯消毒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99.5%的水厂采用氯消毒工艺。目前氯消毒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其中: PAC:聚合氯化铝 CMF-S:连续浸没式微滤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pH、温度、接触时间、初始氯浓度 CO、有机物和氨氮是影响水中氯消毒的重要因素。其中,浊度的影响体现在当细菌依附悬浮物表面时,杀菌效果会降低;温度越高,消毒效越好;pH 值降低时,水中游离氯以HClO为主,杀菌效果增强。 氯消毒模型的推导及验证 利用余氯衰减曲线模型可以进行精确的剩余氯浓度×时间计算,这也是进行再生水消毒研究和投量控制的基础。常见的国内外关于主体水中余氯衰减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经验模型、一级模型、二级衰减模型、及分段模型。本课题选取一级模型、平行一级模型、二级模型及n级模型进行推导及验证。 2.1一级模型 一级动力学模型基本形式及推导过程为: C=C0e-kt 其中: C :t时刻的剩余氯浓度,mg/L; C0: 初始氯浓度,mg/L ; k :主体水衰减系数,h-1(取决于原水的性质和预处理的程度)。 刘彦伟等 [1] 研究不同氯投加量下,水体中余氯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依据该实验数据,本课题对一级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图1 不同投加量下余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表1 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投加量 mg/L a k R2 2 0.6348 0.0378 0.9961 5 1.3341 0.0128 0.9358 7 1.8159 0.0125 0.9617 9 2.1016 0.0103 0.9657 13 2.4534 0.0107 0.9769 根据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R2的值接近1,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度较好。而C0与 衰减系数k成负相关。一级模型算式简单,应用范围广,但不适用于消毒初始阶段的衰减曲线以及长时间后管网余氯的缓慢衰减。 2.2平行一级反应模型 平行一级反应模型即假设氯消毒剂同时与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发生快和慢两种不同速率的反应,该模型适用于有一个明显拐点曲线的拟合。 由一级反应模型可以看出: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