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变化及油脂的质量评价
学
科 食品化学 第四章 第四、六节 授 课
日 期 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变化
油脂的质量评价 课时 2 班级 授课方式 讲 授、提问、讨 论、总结、练 习 教学目的 了解油脂在高温下有哪些化学变化及产物
理解并掌握油脂常用的几个质量评价 重点难点 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变化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油脂的质量评价:皂化值、碘值、酸价、过氧化值 教具准备 说明 教学内容 课程引入、教学过程、布置作业 课程引入:(10min,从生活中引入。提问、讨论)
1. 油脂的水解后的产物是什么?
2. 油脂的氧化机理有哪几个阶段?
2. 油脂的氧化过程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3. 什么是油脂的硬化?
授 课 内 容 备注 教学过程
第四章 第四节 油脂在高温下的化学变化
热分解、热聚合、缩合、水解、氧化反应等。油脂经长时间加热,粘度↑,碘值↓,酸价↑,发烟点↓,泡沫量↑。味感变劣,丧失营养。
一、油脂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
1.挥发性化合物
2.中等挥发性非聚合的极性化合物
3.二聚酸和多聚酸以及二聚甘油酯和多聚甘油酯
4.游离脂肪酸
二、油脂在油炸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一)热分解
1.饱和脂肪类的非氧化热反应
饱和脂肪酸在很高温度下加热才会进行大量的非氧化分解,因此,在200~700℃加热饱和三酰基甘油和脂肪酸甲酯,能检出所生成的分解产物,主要包括烃、酸和酮。
2.饱和脂肪类的热氧化反应
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比不饱和的同类物要稳定得多,然而,当加热至150℃以上时,饱和脂类也会发生氧化,并生成多种产物,主要包括同系列的羧酸、2-链烷酮、直链烷醛、内酯、正烷烃和1-链烯。
3.不饱和脂肪酸酯非氧化热反应
不饱和脂肪酸在无氧条件下加热,主要反应是形成二聚化合物,此外,还生成一些低分子量物质,但是,这些反应都需要在较剧烈的热处理条件下才能发生
4. 不饱和脂肪酸酯热氧化反应
不饱和脂肪酸比对应的饱和脂肪酸更易氧化,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反应进行得很快。虽然在高温和低温的氧化存在某些差异,但两种情况下的主要反应途径是相同的。根据双键的位置可预测氢过氧化物中间体的形成和分解,实际上这些反应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发生。
(二)热聚合
1、两种情况:热聚合,热氧化聚合
2、热聚合:
油脂在真空、二氧化碳、氮气的无氧条件下加热至200-300℃高温时,增稠极快。
3、热氧化聚合
油脂在空气中加热至200-300℃引起热氧化聚合。
干性桐油、亚麻油等最容易聚合,半干性油的大豆油、芝麻油次之,不干性的橄榄油、花生油则不易聚合。
热氧化聚合的程度与温度、洋气的接触有关。尤其是铁、铜可促使并加快油脂的热氧化聚合。
4、缩合
高温特别是油炸下,食品中的水进入到油中,使油脂发生部分水解,然后再缩合成分子量较大的环氧化合物。
第六节 油脂的质量评价
一、皂化值(SV,saponify?value)
1.定义:指1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KOH的mg数。
2.皂化值的大小与油脂的平均分子量成反比,也即与脂肪酸的分子量成反比。一般油脂的SV在200左右。?
3.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盐,称为皂化。肥皂工业上据
SV的大小确定用碱量;?
4.食用油脂的皂化值大,则脂肪酸的分子量小,熔点较低、消化率则较高。?
5.如果油脂中存在游离的脂肪酸,SV值实际上不仅是指皂化反应的结果,也包括酸价。
二、碘值(iodine?value,IV)
1.定义:表示100g油脂吸收碘的g数。
2.原理:利用油脂中双键与碘的加成反应。它主要反映了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不饱和程度,当不饱和FA被氧化,IV值下降。?
由于I2与双键的直接加成速度慢,实际测定中先将I2转变为氯化钾、溴化钾,再进行加成反应,测定后再折算成I2碘价。
3.并据IV的大小将油脂分为三类:???干性油(IV在180-190,至少130)?
半干性油(100-120)?
不干性油(100)?
4.不饱和程度高,则IV高,空气中氧化易干,IV值变低。如桐油。?
三、酸价(AV,acid?value)
1.定义:表示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KOH的mg数。
新鲜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少,酸价低;但贮藏中则上升(变值)。因此可用酸价来衡量油脂的新鲜度(或质量)。?
2.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用植物油的AV一般不得超过5。
四、过氧化值(POV,peroxidation?value)
1.定义:指1kg油脂所含氢过氧化物ROOH的毫摩尔数(mmol?O2/kg)。?
2.POV测定原理(碘量法)???在酸性条件下ROOH与KI作用析出I2,再用Na2S2O3?滴定,计算出的毫摩尔数,即为ROOH的毫摩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州市萝岗区凤凰山隧道工程TJ-04合同段 路基高边坡施工“12.29”坍塌 较大事故调查报告.doc VIP
- 新解读《GB_T 18319 - 2019纺织品 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最新解读.pptx VIP
- T∕CABEE 030-2022民用建筑直流配电设计标准.pdf VIP
-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docx VIP
-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第4课童年的音乐 白桦林好地方 课件(共2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年中国方便粉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畜牧养殖业项目融资方案.docx VIP
- 煤矿职业健康操作规程.pdf VIP
- 中建给排水设计控制要点技术指南(94页).pdf VIP
- 2025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