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廣西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地理科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2011级地理科学
高颖
学号:1103025108
实习时间:2014年4月20日—25日
实习地点:广西(桂林—阳朔—北海)
实习路线:都匀——桂林市(刘三姐大观园、七星公园、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中国岩溶地质馆)——阳朔(漓江、天籁.蝴蝶泉、大榕树、月亮山、西街)——北海(北部湾广场、北海老街)——北海(海底世界、金海湾红树林、北海银滩)——南宁
实习目的: 为了将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深入化,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综合考察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地理位置
地处中国南部,位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低纬地区。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00公里。陆地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比例:2.5%,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总面积中排名第9位。
广西处于连结三个经济地带及东南亚的位置 ,连结着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及东南亚。。最东至贺县南乡金沙村,最西达西林县马蚌乡清水江村,最北抵全州县大西江乡炎井付,最南力北海市斜阳岛。西北接云南,北连贵州,东北靠湖南,东南邻广东,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背靠云贵高原,面向南海北部湾,大陆海岸线长约95公里,是我国唯一地处沿海的自治区。随着北海港、防城港及南防铁路的建成,不仅广西有了自己直通海外的口岸,也使大西南有了出海的近道,这对促进广西及大西南的现代化建设及国际交往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
(一)地质发展简史
广西地质发展史可分为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大发展阶段。
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是广西地质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寒武纪时期,广西全区仍被海水所淹覆。寒武纪末,发生郁南运动,部分地区地壳上升, 奥陶纪时期,地壳运动频繁,海陆累有变迁,但广西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片汪洋。直到志留纪末,广西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广西加里东运动。它是一次普遍的褶皱造山运动。在它的影响下,原先沉积在海洋里的地层,形成了褶皱和断层,并沿着断裂地带,发生了花岗岩的入侵,从而形成“广西地台”的褶皱基底。广西运动使除南部钦州、玉林一带外的广大地区地壳普遍上升,海水退出,成为陆地,从此结束了广西自元古代以来的地槽沉积历史。
晚古生代泥盆纪初期 广西大部分陆地又慢慢下沉,海水由南往北,同时向东、西方向不断推进,除九万大山——越城岭一带及云开大山外,广西其它地区再次被海水淹没。自泥盆纪至三叠纪,海水几进几退,时深时浅,全区广大地区仍然处于水下状态,以海洋占优势。在这段漫长的海洋历史中,沉积了形形色色的地层,其中尤以石灰岩最为发育。为广西岩溶(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奠定了地质基础。
中生代 中生代是广西地质演化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在早、中三叠纪,桂西地区地壳强烈下沉,海域扩大,并有海底火山活动,逐渐转化为再生地槽 。三叠纪末,广西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印支运动,使地层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并伴随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生成了一系列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及东西向褶皱带、断裂带和岩浆岩带,奠定了广西的基本构造格架。在印支运动的影响下,全区地壳抬升,“海水退出,成为陆地。从此以后,海水再没有侵入广西,从而结束了本区海相沉积的历史,开始了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沉积的新纪元。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广西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高山峻岭和大小不等的盆地,并发生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在一些盆地中,沉积了侏罗系和白垩系的内陆湖相沉积。
新生代 广西地壳经历了中生代剧烈变革以后,在新生代却处于相对平静时期,仅北部湾有火山活动。这一时期,地壳以升降运动为主,并表现为振荡性,发生了多次升降。在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下,地壳由多次升降变为总体抬升,只有南部的北部湾地区地壳下沉,从而奠定了广西现代地形的轮廓。地壳隆升有地区差异,西北部比东南部上升较快,边缘部分比中部上升较多,从而使广西形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主要河流也顺应地势向中部和东南部汇集,然后向东流去。
地质构造
1、沉积建造
广西地壳经历了元古代——早古生代地槽、晚古生代准地台(其中包括早——中三叠世的右江再生地槽和钦州残余地槽)和晚三叠世至第四纪陆缘活动带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不同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类型。
2、地质构造
广西地处太平洋与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复合部泣,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西南端。中元古代以来,广西地壳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演化进程,其总的趋势是由活动性的地槽向相对稳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