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台湾文学系(所)99学年度下(上下)学期课程表.docVIP

文学院台湾文学系(所)99学年度下(上下)学期课程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院台湾文学系(所)99学年度下(上下)学期课程表.doc

文學院 台灣文學 系(所) 99 學年度 下 (上/下)學期課程表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Taiwa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99 Academic Year Spring (Fall/Spring)Course Proposal 課程名稱 Title of Course 中文:台灣文學史(二) 英文: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2) 開課班級 Class 二年級 必 (選) 修 Required/Elective 必 學分數 No. of Credits 2(0/2) 先修科目 Prerequisite Course(s) 授課教師 Instructor 游勝冠 教學內容及進度 Course Description 一、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1.透過對台灣文學日治以來新文學發展史的教授,讓學生對台灣新文學史有宏觀的掌握 2.透過一手史料閱讀,瞭解台灣文學史的重要議題 3.研讀台灣新文學經典作品,釐清作家與時代之間的互動關係。 4.培養上課學生面對台灣文學的史識。 二、教學內容 (Course Description) 1.台灣文學發展歷史 2.文學基礎史料 3.經典台灣文學文本 三、教學進度 (Course Schedule) 導論 2、台灣新文學的發軔 文本:張我軍,〈糟糕的台灣文學界〉、〈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追風,〈她往何處去〉;無知,〈神秘的自制島〉。 論文:許俊雅,〈導讀〉,《日治時期臺灣小說選讀》(台北:萬卷樓,2002) 3、資產階級啟蒙文學 文本: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呂赫若,〈月夜〉;翁鬧,〈殘雪〉。 論文:游勝冠,〈非文明我族的凝視——資產階級作家呂赫若及其啟蒙主義小說〉 4、左翼運動與左翼文學 作品:賴和,〈豐作〉;張慶堂,〈鮮血〉;楊守愚〈移溪〉;呂赫若,〈牛車〉。 論文:游勝冠,〈啟蒙者?還是殖民主義的同路人?——論左翼啟蒙知識份子所刻板化的農民形象的問題〉 5、台灣話文、鄉土文學論戰 文本:楊守愚,《顛倒死》。 論文: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第三章第一節(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0) 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邱貴芬、柳書琴主編,《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臺灣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游勝冠,〈殖民文化情境與鄉土文學論戰〉,暨南大學中文系主辦,「重寫臺灣文學史/反思女性小說史國際學術會議」94.05.27、28)。 6、法西斯主義與1930年代文壇 文本:楊逵,〈送報伕〉;張文環,〈父親的要求〉。 論文:趙勳達〈意氣之爭?路線之爭─論台灣文藝聯盟的分裂〉,第八屆府城文學獎。 游勝冠,〈「轉向」及藝術派反動的純文學論――法西斯主義氣焰高漲中的文聯路線之爭〉,《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0.10) 7、皇民化運動與皇民文學 文本:王昶雄,〈奔流〉;周金波,〈血癌〉;呂赫若,〈鄰居〉。 論文:林瑞明,〈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臺灣作家與皇民文學〉,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1996)。 柳書琴,〈導言 帝國空間重塑、進衛新體制與「地方文化」〉,收於吳密察策劃,《帝國的「地方文化」 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2008.12) 8、戰爭動員及台灣作家的對策 文本:呂赫若,〈清秋〉;周金波,〈志願兵〉。 論文:柳書琴,〈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台灣文壇主體與歷史詮釋之爭〉,收於吳密察策劃,《帝國的「地方文化」 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2008.12) 9、期中考試 10、戰後初期文壇的變化及「橋」副刊論戰 文本:呂赫若,〈冬夜〉、葉石濤,〈三月的媽祖〉。 論文: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台灣小說的歷史考察〉,《被詛咒的文學 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1) 陳建忠,〈戰後初期現實主義思潮與臺灣文學場域的再構築——文學史的一個側面(1945-1949)〉,《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集(台南:成大臺灣文學系,2008) 11、反共、白色恐怖及50年代戰鬥文學 文本:潘人木,〈漣漪表妹〉(節錄);王平陵,〈芸姑〉;李樂薇,〈感恩〉;史紫忱,〈南山風雲〉。 論文:黃怡菁,〈五0年代前期國民黨文藝體系的建立與民族文化論述〉 王鈺婷,〈國族論述、主婦文學及其性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