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正交变换 信号的分解 DCT的核函数, DCT矩阵 离散余弦变换(DCT) DCT 的特点 DCT 是实变换; DCT 是正交变换; 在一定条件下,DCT近似 K-L 变换; DCT有快速算法。 正因为DCT有上述特点,因此,DCT 在语音和图像压缩中已获得广泛应用。 所以DCT是正交变换 例:8 点 DCT: DCT 反变换 在DCT中,正变换矩阵和反变换矩阵是一样的,都是实矩阵。特别有利于实时实现及硬件实现。 一阶马尔可夫过程(Markov-1):语音和图象处理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一个随机信号 ,若其pdf满足如下关系: 则称 为一阶马尔可夫过程。该式的含意是:已知过程在现在时刻的状态,那么,下一个时刻的状态只和现在的状态有关,而和过去的状态无关。 令 是Markov-1 随机序列相邻两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则该序列的协方差矩阵有如下关系: 按 K—L 变换的思路,现需要求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以形成变换的正交矩阵 。但对Markov-1 过程,协方差阵 的特征向量可以解析的给出,因此正交变换的矩阵也可解析的得到: 是方程 的根 有: 由: 必有: 再由: 将 正是DCT变换矩阵! 代入 经化简 8.1 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正交变换 8.2 K-L变换 8.3 离散余弦变换(DCT)与离散正弦变换(DST) 8.4* 离散Hartley变换(DHT) 8.5* 离散W变换(DWT) 及正弦类变换 8.6* DCT、DST及DWT快速算法简述 8.7* 图象压缩简介 8.8* 重叠正交变换 8.9 与本章内容有关的MATLAB文件 目录 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正交变换 赋范线性空间 内积空间 完备的内积空间(希尔伯特空间) 设空间 是由 N 维空间一组向量 概念: 对任一 ,都可作如下分解: 所张成,即 信号的离散表示,或 信号的分解 是分解系数 或信号的变换 由 正变换 由 反变换 设想另有一组向量 Step1: 满足: 双正交关系( biorthogonality) Step2:做内积 对 则称 为一组正交基。 一组正交基满足: 注意:满足双正交关系的两组基向量各自并不满足正交关系,只是相互之间满足正交关系。 如果: 信号的正交变换 给定数据向量: 及算子 作变换 矩阵 的行(列)向量即是前面的向量 若: 则上述变换即为正交变换,或保范(数)变换。 实际上是正交矩阵, 以上正交变换是从线性代数的角度来定义。 正交变换的性质: 性质1:正交变换的基向量即是其对偶基向量。 由性质1可知正交变换具有如下的优点: 2. 正交变换在计算上最为简单。如果是离 散信号,且 N 是有限值,那么变换只是简单的矩阵与向量运算: 3. 反变换: 不需要求逆,特别有利于硬件实现 1. 若正变换存在,那么反变换一定存在,且变换是唯一的; 性质2:展开系数是信号在基向量上的准确投影 非正交基的情况下,“基向量”称为“标架(Frame)”, 这时,展开系数不是准确投影。 性质3:正交变换保证变换前后信号的能量不变, 此性质又称为“保范(数)变换”。 此性质实际上是 Parseval’s 定理,即信号变换前后能量保持不变。 注意,只有正交变换才有此性质。 性质4:信号正交分解具有最小平方近似性质。 最小的条件: 性质5:正交变换的系数具有去除相关和集 中能量的性质。 正交基的选择原则: 具有所希望的物理意义或实用意义; 正交基函数应尽量简单,计算量小; 最大限度浓缩信号能量,去除相关性; 基函数应能同时具有频域和时域的定位功能。 正交变换的实例: FS,FT, DTFT, DFS, DFT DCT,DST, DHT Walsh-Hadamard, Haar 变换 SLT(斜变换) 正弦类正交变换 非正弦类正交变换 特征值分解 有趣发现:相位不变。 阶次与截止频率? K—L 变换 数据向量: 协方差阵: 体现了信号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K—L 变换的思路: 寻找正交矩阵 ,做变换 , 使 的协方差阵 为对角阵。 这样 之间彻底去除了相关性。 1. 由 求 的特征值 3. 将 归一化,即令 步骤: 4. 由归一化的 构成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与挑战.pptx VIP
-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课件.pptx VIP
- GB50863-2013:尾矿设施设计规范.pdf VIP
- DB15∕T 2083-2021 人工荒漠藻土壤结皮治沙技术规程.docx VIP
- 2.3信息的处理(教学课件)-七年级信息科技上册同步教学(清华版2024).pptx VIP
- 格力电风扇 壁扇【FB-4006B】技术服务手册.pdf
- 辨太阳病合病脉证并治.pdf VIP
- 2025秋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口诀》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家乡物产养育我》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