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pptxVIP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看视频思考:红军长征历经艰辛万苦,他们为何开始长征?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长征精神?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课标: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

壹·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1背景(原因)国民党的“围剿”时间国民党人数中央红军人数结果第一次1930年12月10万4万红军胜利第二次1931年2月20万3万第三次1931年7月30万3万第四次1932年12月30万7万第五次1933年9月50万8万失败思考:为什么前四次反围剿都成功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呢?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震惊,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

壹·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1背景(原因)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时间1930.10—1931.11931.2—51931.7—91932.12—1933.31933.9—1934.10参战双方兵力红军4万3万3万7万8万国民党军10万20万30万40万50万主要指挥官毛泽东、朱德毛泽东、朱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朱德博古、李德主要战术诱敌深入山地伏击诱敌深入灵活机动诱敌深入避实击虚诱敌深入兵团伏击征地作战短促突袭结果红军胜利歼敌1.3万红军胜利歼敌3万余红军胜利歼敌3万余红军胜利歼敌1万余红军失败牺牲巨大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四次反“围剿”的基本情况采用诱敌深入、灵活机动的战术,符合实际情况“左”倾错误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①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②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的“左”倾错误

壹·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2长征过程(2)开始时间:(3)出发地点:(1)目的:(4)人数:1934.10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江西瑞金中央红军8万多人(红一方面军)1934.10长征开始湘江战役湘江战役后,红军总人数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老村民搬运红军尸首3天3夜,当时一眼望去,殷红的鲜血将碧绿的湘江染成了“赤水河”。江中到处飘浮着红军密密麻麻的尸体,顺流而下,竟一时堵住了水流。当地百姓为纪念死难红军,流传下“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5)长征初期的困境: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但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多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壹·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2长征过程我们应当去湘西和红二方面军会合我又在湘西等地布置了新的口袋阵,集结了20万军队,坐等红军自投罗网。我建议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湘江战役血的教训,导致了红军出现了军事上的意见分歧。

遵义会议

贰·遵义会议1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935年1月贵州遵义遵义会议上:①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一代中央领导集体。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后:①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周恩来、毛泽东等负责军事。②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阅读教材,完成遵义会议的信息

遵义会议前遵义会议后军事主张领导组织红军处境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左”错误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中央负责人博古军事顾问李德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濒临绝境损失惨重扭转时局继续长征转危为安纠正错误确立正确

红军长征的胜利

1胜利会师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再看长征路线图,红军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长征胜利结束自然环境恶劣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物资的匮乏叁·红军长征的胜利

2长征精神一场播撒革命的火种一次突破绝境的壮举一场检验信仰的磨砺一座锻造意志的熔炉一段凝聚力量的征程一盏照亮未来的航灯四路红军长征总里程达65000里,历时2年零12天,日均行军超37公里。其间历经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含24条大河,翻越40余座山脉,其中20余座海拔超4000米。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出发时20.6万人,抵达陕甘仅剩5.7万人。叁·红军长征的胜利

叁·红军长征的胜利3意义材料一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