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言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对资本主义令人信服的批判,但并没有提供替代资本主义的具体方案。用他诙谐的话说,他给我们的不是“未来的菜谱”。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未来,其生命力和优越性,必须用实践来检验。世界用狐疑的眼光看着在战争废墟上插上五星红旗的新中国。 远大的目标立足于贫弱的基础,光明的前景发端于艰辛的探索,新中国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尽管这种落差与冲撞,伴随着60年风雨历程,但新中国终究以60年峥嵘岁月,在中华大地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呈现真理,更能留下启示。今天的人们在讨论“中国奇迹”时,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这30年中国发展的狂飙突进,而奇迹的发生,又何尝不是从60年前我们踏上那条道路开始? 第11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现代史1.1949--1956新民主--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952 国民经济恢复发展1953--1956一化 三改造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1976“文革”十年动乱4.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文革十年动乱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1966 1978至两年徘徊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恢复经济的措施 1949年到1952年底,我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作: 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建立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恢复发展生产: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城市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起步的背景(崩溃;恢复)2.起步的标志: —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行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优先发展重工业(四项成果)(2)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内容:思考:我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材料二: 材料一:我国在人口多、底子薄、可利用外资有限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主要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工业建设……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抗美援朝材料 ……“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外部原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功经验。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观察·思考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国际关系“一五”工业成就(1957年)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机床厂“一五”工业成就(1957年)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改造前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956年底1952年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2)三大改造——参加合作社农业(1)内容手工业——参加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 (195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起步的背景2.起步的标志:一五计划的实施3.起步的成果及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从成果中概述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计划”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中共八大1956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成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失误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一)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2.内容: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 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主要任务经济方针:既反保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