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直升机发展
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在北京展览馆上空飞行展示的直5直升机
????人类能够在空中飞行要算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了。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很早就有了飞翔蓝天遨游太空的愿望和理想,并留下了诸如奔月和列子御风而飞等众多动人的传说。而关于飞行器制造的探索,我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比如木鸢,风筝等。而晋代出现的竹蜻蜒,更是螺旋桨和直升机的雏形。然而,中华民族延续两千多年的关于飞行器的探索研究,到了近代却没有被很好继承。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束缚下的旧中国,近乎空白的近代科学研究,导致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泱泱大国本应大力发展的航空工业更是步履维艰。尽管1910年清政府就在北京投资建厂制造飞机,这与欧美国家航空业几乎是同时起步,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直到1949年,我国也没有建成独立的航空工业体系,作为航空业主要分支的直升机工业更是近乎空白。此时,世界直升机工业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伊戈尔.西科斯基首架实用直升机VS-300试飞成功起步,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
????工业整合,确立基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新篇章。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航空工业,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战略组成部分,也开始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蓬勃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工业的整体进步,无不呼唤着直升机工业的出现。1956年10月16日,航空工业领导机关决定仿制生产苏制米-4直升机,共和国的直升机工业从此诞生,直升机工业的创建也标志着新中国拥有了完整的航空工业。从1956年到2006年,50年来我国直升机工业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开展机型的独立研制,到现在勇敢参与国际合作,与国外大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共担风险,利润均摊,在这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上,尽管其间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但直升机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从来都没有退缩,困难和挫折促使他们进发出更大的激情,鼓舞他们锲而不舍地探索出一条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迎来了直升机工业健康发展的崭新时期。
????建设强大的航空工业一旦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一切困难和不和因素都能被击倒和克服。中国的直升机工业从起步那一天走到现在,无不时时验证这一历史经验的正确性。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了《关子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的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并在重工业部设立了以段子俊为局长的航空工业管理局。此后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航空管理局对接收的18个工厂进行整合调整,先后组建了伟建机器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前身)、东安发动机制造厂等6个主机和系统配套工厂,国家拨经费,调人员,并从苏联购买了一大批设备,中国航空工业有了初步的家底,标志着航空工业的诞生。当航空工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航空工业基础初步确立,直升机工业的建立也水到渠成。
???? 仿制直5,意义重大
????1956年,苏联援建米-4直升机生产线启动,我国直升机工业在仿制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正式起步。1958年11月,第一架静力试验机试制成功并于12月通过静力试验,同时,供试飞的第二架机也完成总装,12月18日按照米-4仿制的第一架直升机首飞成功,我国将其命名为直5型直升机。直升机工业建立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直升机工作者为此付出了极大热情和干劲,这是我国直升机工业能够在短短数年能从一张白纸到具备整机生产能力的重要原因。直5型机首飞成功,对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崛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60年底,直5型直升机的新零批4架机制造出来,于1963年9月21日通过了航委会的鉴定验收。作为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开山之作,直5型直升机的发展与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相适应,这使直五型机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军用型和民用型完整的体系,民用型中有客机型、林业型、救护型和航测型等,军用型包括军用运输型和军用战场突击型。就当时直5直升机的整体性能来看,该机与当时其他国家的直升机处于同一技术水平,这也说明中国直升机工业的起点并不低。直5采用1台活塞7气冷星形14缸发动机,功率1770马力。主旋翼直径21米,机长为16.8米,机高为4.4米。起落架为固定四点式,前起落架横向轮距1.53米,主起落架轮3.82米、前主轮距3.79米。机舱体积达16米3,一个侧舱门,一个蚌式后舱门。一次可运载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8个伤员担架和1名医务人员。发动机舱位于机头,通过传动轴驱动机舱顶部的主旋翼和尾部的尾桨。驾驶舱位于机头前上部,两人机组,两人均可独立完成飞行操纵。机舱载荷1.2吨,吊运载荷1.35吨。直5的机舱内可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