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唐 诗 新 嫁 娘 王 建 三日入橱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孙子:“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孔子:“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三、国外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 1.古埃及的信息传播 纪念碑、金字塔、塑像、庙宇、陵墓等建筑艺术统治者的权威,宣扬统治者的功绩 古代建筑和文字艺术反映原始公关的劝服方式 2.古希腊的演讲论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论辩学者。 柏拉图不主张除政府以外其他人用诗歌美化自身,试图用政府来控制传播媒介,也是最早探讨自我宣传伦理问题的一次尝试。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把修辞看作是争取和影响公众思想与行为的艺术。 《修辞学》被当今的学者们称为最早问世的公关理论著作。 3.古罗马的舆论宣传 公众集会宣传更有力度 凯撒 -《高卢战记》 被现代公关学界誉为 “古代公关实务佳作” “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 -《每日记闻》 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4.古代宗教宣传的劝服艺术 基督教、佛教、道教等。 传教士通过传播工具、古罗马交通大道、统治者的政令、语言、传播网络“传信委员会”、布道演讲、函件、策划事件等传播宗教。 ●差异: 中国: 更重视对原则性的东西进行概括和提炼; 西方:更重视丰富和发展具体方法和技巧方面。 ●共同点: 1.只是公关思想的萌芽,是准公关或类公关,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 2.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往往出于个人经验和生活体验,因此缺乏系统性; 3.传播手段简单,主要以人际 传播、口碑传播为主。 1.巴纳姆——新闻代理时期:“公众受愚弄” 2.艾维·李——职业化时期:“说真话” 3.爱德华·伯纳斯——科学化时期:“投公众所好” 4.卡特李普、森特——现代化时期:“双向对称”时代 巴纳姆策划的经典案例:巴纳姆事件 (海斯事件) 费尼斯·巴纳姆是19世纪美国一家马戏团的团长,因宣传、推动马戏演出闻名于世。他曾在19世纪50年代编造了一个“神话”:马戏团有位名叫海斯的黑人女奴,曾在100年前养育过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报纸披露这一消息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巴纳姆借机以不同的笔名向报社寄去“读者来信”,人为地开展争论。巴纳姆认为,只要报纸没有把他的名字拼错,随便怎么说也无妨。他的信条是“凡宣传皆是好事”。“神话”给巴纳姆带来的是每周从那些希望一睹海斯风采的纽约人那里获得1500美元的收入。海斯死后,解剖发现,海斯不过80岁左右,与他吹嘘的160岁相距甚远。对此,巴纳姆厚颜无耻地说:“深感震惊”,他还说自己也“受了骗”。其实,这一切都是他刻意策划的。 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与成长 一、公共关系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核心思想:“投公众所好” ——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喜好,掌握公众对组织的期待与要求的态度,确定公众的价值观念,应该是公共关系的基础工作;然后按照公众的意愿进行宣传,才能做好公共关系工作。 贡献与评价: 1、归纳出公共关系的运作程序、方法、技巧,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让公共关系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公共关系工作摆脱了新闻界附属的地位,开始独立自主地发展; 3、强调了舆论及通过投其所好的公共宣传来引导公众舆论的重要作用; 4、主张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应当成为公共关系的基本信条。 《生活》杂志把他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位美国人之一。 爱德华 · 伯纳斯——科学化时期 1952:Effect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的《圣经》” 4.卡特利普、森特——现代化时期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特森两人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此书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至此,公共关系正式进入现代化时期。 双向对称理论: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 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目的“对称”) 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传播手段 “对称”) 要点是: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形成和谐关系,这就要求组织与公众之间互相双向沟通。 艾维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