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填埋第二节课概览.ppt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填埋第二节课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节课主要内容 填埋场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系统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控制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 典型案例 天津--双口垃圾填埋场2001年投入使用,为天津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日填埋量约1100吨。经填埋气预处理系统、填埋气燃烧发电系统最终转化为电能,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约13.29万吨。 深圳--“中国水业集团旗下下坪填埋气制取天然气项目”于今年3月9日投产,这是国内最大填埋气制取天然气项目。投产后,预期天然气年产量4500万立方米,年产值1.2亿元,年碳减排量达到80万吨。 答疑时间:下周一(6月15日); 考试时间:6月22-26日。 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填埋场水平衡示意图: 填埋场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水渗入 废物含水或分解产生水 蒸发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渗出 渗滤液 三、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 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主要来源: 降水入渗 废物含水量 废物分解产生的水量 影响最大! 2、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影响渗滤液成分的因素: 废物种类 降水量 填埋时间 填埋构造 2、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垃圾渗滤液的水量特点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水量变化大且呈非周期性 渗滤液的化学组成是随时间变化的: 随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增加,渗滤液中各成分的 浓度会发生变化 即使新建的填埋场在不同的时间段,渗滤液的 成分也是变化的 水质水量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变化的复杂性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变化特点(图8-27 p270) 色味: 淡茶色或暗褐色 有较浓的腐败臭味 pH: 填埋初期:6~7;后期:7~8 BOD5: 6个月~2.5年 6~15年稳定 COD: BOD5/COD≥0.5时,较易生物降解 BOD5/COD﹤0.1时,难于降解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总溶解性固体(无机盐): 氮化物: 金属离子: 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特别在厌氧产酸阶段含量往往较高 填埋初期:溶解性盐的浓度可达10000mg/L,同时具有相当 高的钠、钙、氯化物、硫酸盐和铁。 填埋6~24个月:达到峰值,此后随时间的增长无机物浓度降低。 主要以氨态形式存在 进入产甲烷阶段后,氨氮浓度持续升高,直至最后封场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低磷: 磷含量很低,生物处理时需额外补充 高碱度: 由于进入酸化阶段后会有大量CO2生成,在弱酸性或弱碱性环境中CO2会溶于渗滤液中以HCO3-形式存在,导致碱度升高 图8-27: 不同阶段各指标变化趋势及原因 由此图知道不同降解过程产生的渗滤液组成变化 表8-17: 了解渗滤液中哪些是主要成分及其大致浓度 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m3/d): I—降水量,mm/d C1—填埋区浸出系数 C2—封场区浸出系数 A1—填埋区面积 A2—封场区面积 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 渗滤液的生物处理 渗滤液的物化处理 3.2 渗滤液回灌工艺 渗滤液回灌工艺流程图 ( 进行填埋 ) 污泥 降雨 渗滤液 布水系统 填埋场 调蓄池 布水泵房 提升泵房 余水 ( 尾水 ) (进行后续处理) 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 优 点: 有比其他处理方案更为节省的经济效益 加速垃圾的稳定化进程 减少渗滤液的场外处理量,降低渗滤液的污 染物浓度,对水质水量有稳定化作用,利于 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 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 缺 点: 不能完全消除渗滤液,仍有大部分渗滤液 需外排处理 回灌后的渗滤液仍需进行处理后方能排放, 特别是氨氮浓度,远高于非循环渗滤液中的 浓度 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 回灌处理技术关键: 回灌方式 回灌量 渗滤液的物化处理 化学氧化法 化学沉淀法 吸 附 混 凝 吹 脱 膜分离 生物法 物化法 回灌法 处理效果 由于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不稳定,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续处理 可适应渗滤液水质和水量变化特点,BOD5/COD 较低而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能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可实现对渗滤液的净化和减量化。可在后续处理中结合生化处理工艺 技术水平 技术应用较广泛且成熟 有些新技术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还不成熟,更多用于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技术、工艺在国内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成本 经济性好 费用昂贵,其投资及运行费用比生物处理要多5~20倍和3~10倍。 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渗滤液处理方法之比较 四、填埋场终场覆盖与场址修复 一般封闭性垃圾填埋场在封场后30~50年才能完全稳定,达到无害化 1、终场覆盖: 植被层(≥15cm) 排水层(20~30cm) 防渗粘土层(20~30cm) 排气层(≥30cm) 垃圾 植被层(≥15cm) 排水层(20~30cm) 膜上保护层(20~30cm) 排气层(≥30cm) 垃圾 膜下保护层(20~30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