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 dfgg 本章内容: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与要求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物理、化学、生物) 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及要求 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口腔温度计、饮用水、餐具、游泳池水… 手术刀、注射用水、培养基、细胞培养皿…. 消毒的概念: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的概念: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二、消毒与灭菌的要求 1、消毒的要求 我们以总微生物数量的减少来衡量消毒的效果。 例:我国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在医用器材和医疗环境的消毒中,若能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在消毒过程中杀灭去除99.90%,在卫生防病消毒中,如果能杀灭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的90.00%以上,就达到了要求。(P58) 2、灭菌的要求 灭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遵循着指数定律,即,细菌数在恒定的时间间隔以相同的级数下降。 从微生物的死亡方式看,总是可以计算出灭菌后活微生物的量。 目前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物品污染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减少到10 -6 三、其他相关概念 抗菌: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活性有机体(如皮肤、黏膜)上繁殖的方法,如抗菌素抗菌治疗。 防腐: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无生命有机体(如食品)中生长繁殖的方法,用以防止有机物腐败变质。 第二节 物理消毒与灭菌方法 一、热力 肉毒梭菌芽孢, 湿热121℃,5分钟内被杀死 干热160℃,2小时才被杀死 压力蒸汽灭菌 使用这种方法,关键要使灭菌室的空气被完全排除,如未被完全排除,在合格的压力下,温度也达不到要求,并且,残留的空气还会使蒸汽的穿透力下降,最终影响灭菌效果。 压力蒸汽灭菌器(根据排气方式) 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 预真空式蒸汽灭菌器 高压蒸汽灭菌指示物(P61) 生物指示物:将染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标准纸片与待灭菌物品一起灭菌,灭菌后一定条件下培养,如指示微生物不生长,说明灭菌成功。 化学指示物:将特制的指示纸条与待灭菌物品一起灭菌,灭菌后纸条颜色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指示是否灭过菌、灭菌是否达到剂量、排气是否达到要求。 二 、紫外线 原理:破坏微生物的DNA。 杀菌特点:杀菌谱广,穿透性差。 应用:平坦光滑表面、水、空气的消毒。 注意: 1、使用时对臭氧的要求 2、使用时对人体的防护 3、定期检测消毒效果。 三、电离辐射 原理:破坏微生物的核酸、蛋白质、酶。 优点: 1、不使物体升温 2、穿透性强,产品可在包装后灭菌。 3、灭菌彻底,无污染、残毒 4、可连续不断作业,节约能源 四、滤过除菌 原理:以物理阻留的原理,将欲消毒的气体或液体通过致密的过滤材料,去除气体或液体中的微生物。 滤器: 素瓷滤器、硅藻土滤器、烧结玻璃滤器、石棉滤器等。 薄膜滤器,膜有硝酸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膜等,使用方便。 应用: 1、空气过滤 广泛用于医院洁净病房、实验室无菌间、食品、药品工厂车间等,如空气层流通风法。 优点:洁净度高,可同时除去细菌和尘埃,可克服化学消毒剂、紫外线对人的有害作用。 缺点:对空气阻力大,需定时更换滤膜。 2、液体过滤 对不耐热或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的药品、血清制品、培养基、抗生素等滤过除菌。 第三节 化学消毒与灭菌方法 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耐受力 朊毒→细菌芽孢→分支杆菌→无脂病毒或小型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含脂病毒或中型病毒 消毒剂的分级 按杀菌能力分为三大类: ①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所有种类微生物(包括芽孢) ②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大多数种类的病毒与真菌(不包括芽孢) ③低效消毒剂:可杀灭大多数细菌繁殖体与一些种类的病毒、真菌(不包括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 高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 按形态,分为: 液体消毒剂 气体消毒剂 固体消毒剂 液体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 种类: 无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液氯 有机:氯化异氰尿酸盐等。 主要作用机理: Cl2+H2O HCl+HClO Ca(OCl)2+2H2O Ca(OH)2+2HClO HClO HCl+O 效果:高效消毒剂 用途:广泛 水 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医院消毒 优点:价格低,作用迅速。 缺点:易受有机物影响,有刺激性气味、漂白作用,有效氯易丧失(潜在问题:三氯甲烷)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种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臭氧等。 作用机理:强大的氧化能力破坏蛋白质结构。 优点:杀菌时间短、分解后无毒。 缺点:易分解,分解前有刺激性或毒性,对物品有漂白或腐蚀作用。 过氧乙酸 优点:杀菌能力特别强大(杀芽孢迅速;强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