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源县吉滩乡“石头沟,纳子峡水库“燕麦图呼村库区移民的安置和现状.docVIP

关于门源县吉滩乡“石头沟,纳子峡水库“燕麦图呼村库区移民的安置和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门源县吉滩乡“石头沟,纳子峡水库“燕麦图呼村库区移民的安置和现状

关于门源县苏吉滩乡“石头沟,纳子峡水库“燕麦图呼村库区移民的安置和现状政府领导: 您好!我们是苏吉滩乡燕麦图呼村村民,主要以藏、蒙、土等少数民族为主的牧业世村,自纳子峡水电站开工以来,我村广大牧民群众顾全大局,让出了世代稳定安居生活的优质的平坦的草场,牧民世代依赖生存生活的资源即将失去。苏吉滩乡燕麦图呼村水库淹没地区的牧民群众,从为了国家建设发扬风格,已经经过了几次大搬迁,也付出了无法低估的代价。 自石头沟,纳子峡水电站开工以来,原打算修建新房和改修危房,危棚,危圈的库区移民,按照《禁迁令》停止了新建和改修,一些草场小,无法生活而外出谋生的牧户也因此停止了返回建设,仍徘徊在异地谋生,使整个库区牧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停止。原来建设成的青海省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和新牧区建设区近五年时间内走向了滑坡、滞后,生产效益、移民生活水平逐年下降的被动局面和趋势,给移民生产生活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库区移民思想波动大,加之本村是一个蒙、汉、藏、土等多个民族聚居的纯牧业村,石头沟、纳子峡水电站建设涉及全79户,征用草场871335亩,现有影响区草场156万亩。水电站的建设严重影响了我村牧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移民今后安置、后续生活保障、子女就业等问题是牧民群众今后面临的重大难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将会使群众蒙受很大的损失,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一、历史背景 1958年第一次大搬迁造成的贫穷苦,群众思想压力大,其因:1958年掀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高潮,以及开展的牧区反封建斗争和防患于未然造成严重扩大化,在极“左“路线“、“一平二调“、“共产风“的主导下,根据当时省委、政府“开荒为纲的方针“,库区移民当时违心接受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将东起(现西滩乡)簸箕湾、红沟、北山根鱼儿山、老虎沟口、上下金巴台滩,西至景阳岭达坂,北至祁连山北麓,南至浩门河北岸以上,总面积130万亩的精华草原被浩门农场开垦和让给了兄弟社队,搬出了世代居住、依赖在此生息的草地。并以水淹条人命(苏吉滩乡公私合营牧场副厂长为了抢救落水50多只羊命丧浩门河),死亡几千只牲畜的代价搬迁到现在的石山陡坡、灌林丛生的地带。因无法维持生产、生活,经过这次余年的上访请求,在敬爱的周总理的关怀下,省州县各位领导的努力下得到了妥善安置,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使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将家园建设成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畜牧业建设区。 二、纳子峡水库移民生活现状 纳子峡电站蓄水后,淹没草场虽已给予补偿,但无法利用的影响区草场和后续工作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一方面,水库淹没线以上都是无法利用的高山深渊、灌林丛生的夏秋草场。夏秋草场海拔在3215米以上,气候寒冷,下雪时间早、覆盖时间长,牲畜采食难度大。牧民无处安置圈窝,也不是入冬可以放牧的地方。尤其是水库淹没了50多户牧民的人畜饮水点、居住点和圈窝,致使这些牧户的剩余影响区草场根本无法利用,要求全部给予一次性征用补偿。 另一方面,纳子峡电站蓄水后剩余的156万亩夏秋草场均在高海拔地区,给夏季放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加之影响区草场离定居点20公里以上,每年夏季游牧时节牲畜体质瘦弱,到达夏秋圈窝时需转场2次,水库蓄水后牧道被淹没,高山转场行走难度大、牲畜无处饮水,势必造成牲畜损亡,牧民运输生活物资也十分困难。影响区草场地质结构复杂,即使新修牧道从事放牧,投资大、难度大,放牧周期短,失去了与平坦草场循环、协调放牧的链条作用,现业主提出的蓄水后修建牧道、天桥、放船等几种措施,修理牧道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使大量灌木草场遭到破坏,造成环境的恶化。这些措施与实际的地理环境和畜牧业发展规律不相适应。 再者,因为处于库区的缘故,草原建设得不到合理保护,鼠害严重,植被破坏大,无法正常发展生产,移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还有,优质高效草场全部淹没,后靠草场全是石山灌木无法发展畜牧业。 三、对于纳子峡水库安置的需求 党和政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一切为老百姓着想,重点解决移民的民生大事,关注移民区的移民生活,和热点问题重点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理念出发,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切实解决库区移民的实际困难当作一项德政工程来完成,这也是党的希望、库区移民的盼望。 调查登记纳子峡库区影响区的移民草场。将人畜无法居住和无法利用的库区影响区草场全部给予一次性征用补偿。 相关部门抽调对畜牧业生产精并且熟悉畜牧业生产的专家组成工作组 ,深入库区,对库区移民淹没后怎样生活、生存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面对面的与移民进行交谈,听取库区移民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