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城规划原理复习资料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城规划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1.居民点的含义与分类:城镇与乡村型居民点的区别,城镇的不同规模 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 2.城镇产生的原因;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因 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 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工业化不仅促进原有城镇的发展,而且导致新型城市的涌现。 3.世界最早的城市;中国最早的城市及中国城市的特点 古埃及的孟菲斯城(又名白城) 商代的商王城(现在郑州市区地下) 4.城市的含义及其四个界定标准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1.人口规模标准、2.人口密度标准、3.行政区划的标准4.职业构成的标准 5.城市的级别: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15个副省级城市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 6.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前工业社会时期:1.城市发展缓慢,延续时间很长;2.城市结构简单;3.城市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而非经济中心;4.城市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进行系统规划的很少。 工业社会时期:1.城市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城市数量、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积累;2.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3.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积累。 后工业社会时期:1.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2.城市数量持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3.城市出现两极分化倾向,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专业化城市大量出现;4.一些相邻城市连接组成巨型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带;5.城市与乡村有原来的分离和隔绝走向融合,城乡差距趋向缩小。 7.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城市化的指标 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是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城市人口规模指标衡量城市化进程,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 8.城市化的三阶段理论(反“S”曲线理论):各阶段的临界点和特点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 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在30%以下,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城市化水平才能够达到30%。 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之间时,城市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可在较短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 城市化稳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后,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人口相对稳定,城镇人口的增加渐趋缓慢甚至停滞,最终城镇人口比重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城市化不再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而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9.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特点 1.城市数量和城市总规模有较大增长,城市化发展成就巨大 2.城市化发展过程曲折,阶段性特征明显 3.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基本上是合理、积极和有序的 4.与世界城市相比,中国城市化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5.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较为明显 6.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特点 总结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较大,强调中轴对称,但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一些城市规划布局考虑地质、地理和地貌特点,城墙不一定方,轴线不一定直,自由外在的形式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及其城市构想 托马斯·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 傅立叶的法郎吉 在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中,蕴含着城市需要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城市被看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