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个 简单判断.ppt.convertor.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个 简单判断.ppt.convertor

形 式 逻 辑 第三章 简单判断 Email: huanghonglei@ahau.edu.cn Tel: 0551-5786306 第三章 简单判断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什么是判断以及判断的种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掌握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性,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掌握关系判断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性,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掌握关系判断的对称性和传递性。难点是学生如何正确地把握它们并运用它们。 第一节 判断概述 判断是人们思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概念之后,就要应用已形成的概念,去断定客观事物的情况。如: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者   1974年,临潼闹旱灾,西杨村民杨志发和几个杨姓村民一道替生产队打井灌溉农田,杨志发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在井上提土。杨志发一镢头挖下去,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东西,再挖,挖出了一个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井上几个人看到运上来的一个残俑头,认为是不吉祥的预兆(据说,以前也有村民挖出过残俑,都是偷偷地把泥坑填埋原状,再也不敢向任何人透露),都撒腿溜了。杨志发就将俑头和陶片装了两个架子车,拉到县里,交给县文化馆。 时隔24年,秦兵马俑一号坑继1985年第二次发掘后09年6月13日第3次发掘。长期以来,因为保护手段达不到要求,出土的彩绘兵马俑色彩会很快消失,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兵马俑没有继续发掘的原因。 一、什么是判断 1. 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思维形式。 形式逻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人类必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事物情况的断定,总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 判断就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态。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的断定。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2. 判断的特征 ①判断有所断定,或肯定或否定。 ②判断有真有假。 蓝鲸是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动物(+) 长江不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体型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公尺,重达181吨。 二、判断与语句 判断的表达需要语句,就象概念的表达需要语词一样。 1. 判断与语句的联系 ⑴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 ⑵语句是判断的表现形式。 2. 判断与语句的区别 第一,任何判断都需要语句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 判断有两个特征:肯定或否定;真或假。 如果一个语句不置可否或没有真假时,它就不表达判断。 一般来说,陈述句、反诘句都表达判断;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第二,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第三,同一个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在不同的场合,同样一个语句的含义是不同的(歧义)。如: 咬死了猎人的狗 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鸡不吃了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三、判断的种类 判断对无限多样的事物的断定,必然也是多样的。 第一,根据判断是否包含了模态词(指必然、可能、应该等),它断定了一种必然性或可能性,可以把判断分为模态判断或非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是断定事物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判断。它可以分为可能模态判断和必然模态判断。断定事物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某种情况的判断就叫可能模态判断。如“长期大量吸烟可能致癌”。断定事物必然存在或必然不存在某种情况的判断就叫必然模态判断。如“谎言必然不会长久骗人”。 第二,根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有其他判断,可以把判断分为复合判断和简单判断。 第三,根据简单判断断定的是对象的性质还是关系,可以把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第四,根据构成复合判断的各个简单判断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将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 判断 模态判断 非模态判断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联言判断 判断的种类: 必然模态判断 可能模态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 (一)性质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如: ⑴所有鱼都(是)生活在水里。 ⑵任何人都不是至高无上的。 ⑶有的动物(是)生活在海里。 ⑷有些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⑸这个地方(是)山清水秀。 ⑹他不是中共党员。 (二)性质判断的构成 1. 性质判断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形式上都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所构成。 ①主项:在性质判断中表示事物的概念,即被断定的事物。(S) ②谓项:在性质判断中表示性质的概念(概念组合)。(P) ③联项:在性质判断中表示主项、

文档评论(0)

5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