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新教材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证思路与病案分析 病例分析思维程序举例 李某某,女,37岁,职员,2006年3月13日就诊,20年前曾有膝关节疼痛、发热病史,近2年经常在疲劳后出现心慌,外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休息后能好转,故未重视治疗。平日畏寒怕冷,胃纳欠佳,多食易腹胀,神疲乏力,耳鸣腰酸。近1周来,发现小便量少,下肢浮肿。今晨起床后突觉心慌、胸闷、气喘、艰于平卧,休息后不能缓解。就诊时面色苍白,肌肤潮湿,口唇紫绀,苔薄白,脉细弱,脉律不齐。 辨证思路与病案分析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 患者自觉心悸不安,反复发作2年,心悸加重不能缓解半天,且伴有脉律不齐。心电图示房颤律,所以诊断为心悸。 第二步:寻找病因病机。 根据患者20年前有关节肿痛病史,近2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认为系外邪反复侵袭人体,久则累及内脏,引起心脉痹阻,心神失养所致。 辨证思路与病案分析 第三步:辨清虚实缓急。 该病人心悸病史2年,每因疲劳诱发,休息后好转。但平日神疲乏力,畏寒纳少,腰酸耳鸣等虚象叠现,辨属虚证无疑,但近1周尿少浮肿,突然心慌胸闷加重1天,气急难以平卧,且口唇紫绀,舌紫,可见还夹有水饮瘀血之实邪,病情较急。 第四步:辨别涉及脏腑。 心悸病位在心,但本例除心悸症状外,还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纳少、腹胀、形寒腰酸、尿少浮肿等症,当与脾肾二脏有关。因脾肾两虚,健运失司,气血衰少而心神失养;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而为饮,血脉不畅,心脉痹阻而加重心悸。 辨证思路与病案分析 第五步:应做的相关检查。 1.由于患者心悸胸闷加重,可做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等,以了解是否有心肌缺血。 2.由于患者突然出现尿少、肢肿,应做肾功能、心功能检查,了解心肾功能情况。 3.注意观察血压、呼吸、脉律等情况,以防急变。 第六步:治疗 此证为脾肾两虚,寒饮凌心,血脉瘀阻。治疗宜温阳化气.活血通络。 处方:制附片20g 云茯苓30g 桂枝9g 山萸肉9g 白术9g 炮姜9g 黄芪30g 五味子6g 薤白12g 巴戟天12g 全蝎6g 三七9g 蒲黄12g 车前草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复习思考题 1、心悸证候特征与诊断要点有那些内容? 2、心悸虚实病理包括那些内容? 3、痰火扰心与阴虚火旺、心虚胆怯与心脾两虚、心阳不振与水饮凌的心临床特点、治法方药有何异同。 4、心悸病理上的痰、饮、瘀各有那些主要临床表现? 预习病案 范某某,女,52岁,1978年7月1日初诊。发作性左侧胸膺疼痛,牵引后背年余。据诉胸部疼痛发作与情绪关系密切,发怒后必发作胸痛。在外院检查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曾经有高血压、胃溃疡多年,经治疗后胃痛已多年未发。近1月来,胸前区闷痛频繁发作,有时一日一发,有时数日一发,服麝香保心丸能缓解。纳呆,脘闷胀,午后面部颧红潮热,夜间盗汗,舌质红,苔白腻,脉象弦滑。血压130/85mmHg,胸片正常。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③ 心悸气短,动则益甚,气虚明显时,加黄芪以增强益气之功; ④气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瘪桃干、乌梅; ⑤气虚夹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 ⑥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 ⑦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以收敛心气,养心安神; ⑧如睡眠易惊醒,可加重镇摄之品,如龙骨、牡蛎等; ⑨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佛手。 辨证论治 2.心脾两虚 主 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 兼次症: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 胀,大便溏薄。 舌 象:舌质淡,苔薄白。 脉 象:细弱。 治 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 药:归脾汤。 辨证论治 方解: 方中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以生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行气,使补而不滞。 临床应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