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读书规划人(读书管见)t Word 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书规划人(读书管见)t Word 文档

你简单,世界就简单(悦读) 蔡建军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2日 05 版)  何谓素心?心地纯朴之意。语出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如此看来,素心做人,古往今来,格外追崇。   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的周有光,这位100多岁的世纪老人每日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特别“潮”的是,他还开设了博客。他的文字如一股春雨,润物无声,另辟了一块清新之地。2011年,他出版了新书《拾贝集》。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人生旅程,无论欢悦悲哀,无论厚重恬淡,无论得失成败,都应虔诚于生命体验,求学于人生始终。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品味。   人,存一点素心,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拥有一份淡泊心志,宁静致远的心境,望窗外花开花落,观天空云卷云舒,思大海潮来潮往,品人生起起落落,在生命长河里活出自己的那份精彩,在喧嚣尘世里活出一份坦然。   素心之人,宁静致远。作为“人居环境之父”的吴良镛,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成就,却没能让他停下前进的步伐。然而,这位建筑大师异常谦逊:“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其成就斐然永葆创新活力的秘诀所在。   《菜根谭》里说得好:“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只有饱经风霜的人,才能看透事物,破译人性,以成熟、理性的风范处事,以豁达、睿智的风格做事。包龙图有首诗写道:“法立奸胥畏,官清凭素心。”这是他的居官心得,才使他清正廉洁,至今英名远扬。   繁华时代,坚守一份简朴,恬静淡泊的人生,其实就是精彩人生。拥有一颗素心,犹如品茗饮酒,或苦或甜,亦辛亦涩,唇舌一番仔细玩味,方能感知人生大志大趣。不为官大官小而烦恼,不为利多利少而计较,上坡时低一低头,多一点谦卑;下坡时昂一昂首,多一点自信。学一学古圣和先贤,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长寂寞,忍得住独清贫,你才能锻造出自己脱俗的风骨,你才能拥有博大的胸怀和气魄。   (摘编自2013年第10期《新阅读》,原题为《素心做人,唯美人生》) 课本,写好“人”字故事(悦读) 张丽钧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2日 05 版)  英国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贫穷的渔夫来到城堡,带来了一条大比目鱼。贵族一见,连呼“好鱼”。然后他说:“你开个价吧。”渔夫说:“大人,我一分钱都不要。只恳求你在我赤裸的后背上鞭打100下!”   贵族和来宾万分惊讶,渔夫态度异常坚决。无奈之下,贵族说:“好吧,我们当场‘交易’吧。”打完了50鞭子,渔夫大喊:“停下!我有一个合伙人,他理应得到他应得的份额。”贵族更加惊讶了。渔夫说:“他是您的守门人。刚才,我带着鱼要见您,他百般阻拦,直到我答应无论我从这条大比目鱼身上获得什么,都必须分给他一半。”贵族震怒了:“立刻把他带来,我一定无比公正地让他得到那份‘回扣’!”后来,守门人被贵族赶了出去,而渔夫得到了重赏。   无疑,这是一个让人读完后不由在心里大喊“痛快”、心生敬意的故事。   我敬佩“贵族”。他没有袒护自己的守门人,我敬佩他身上的“贵气”。我敬佩“渔夫”。他为了让那个无耻地朝他索要回扣的人尝到苦头,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我敬佩他身上的“正气”。   我敬佩作者。短短一个小故事,却在每一个读它的人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当这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每一个叶片都会殷殷嘱托:即便你是个幸运的“守门人”,即便那条大比目鱼换来的不是鞭子而是银子,分成的时候,无形的鞭子也会将你的灵魂抽得皮开肉绽。   我敬佩编者。我一直认为,小学教材是孩子一辈子的“行为指南”。说实话,我为我们的教材中充斥太多的“文艺腔”感到难过。试想,一个孩子连“人”字都还没写好,写“风花雪月”有什么用?   (摘编自11月6日《中华读书报》,原题为《一个英国人得到的回扣》)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名家笔谈) 彭 林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2日 05 版)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与“法”二字。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说清楚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以礼为尽人皆有的四个善端之一,无礼者谓之非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