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钢液的结晶 第一节 钢液结晶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钢液结晶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均质形核 第四节 非均质形核 第五节 晶核长大 第六节 凝固理论的应用 预备知识 1、晶体crystal:原子(离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构成的物体。 即:远程有序(long-range order)。 5、晶胚 根据液态金属结构模型,液态金属中有大量 大小不一、近程有序排列的原子小集团,即晶胚。 6、晶核 当温度高于结晶温度Tm时,它们是不稳定 的,当液态金属具有一定过冷度以后,某些较大 的原子集团借助结构起伏使其尺寸大于某一临界 尺寸才能称为一个结晶核心,即晶核。 7、玻璃 ----非晶态固体,其原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 (1)各向同性:玻璃的原子排列是无规则的,其原子在空间中具有统计上的均匀性。在理想状态下,均质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各方向都是相同的。 (2)无固定熔点:玻璃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是一定温度区域(即软化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它与结晶物质不同,没有固定的熔点。 (3)介稳性:玻璃态物质一般是由熔融体快速冷却而得到,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冷却过程中黏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做有规则排列而形成晶体,没有释出结晶潜热,因此,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内能,其能量介于熔融态和结晶态之间,属于亚稳状态。从力学观点看,玻璃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比如存在低能量状态转化的趋势,即有析晶倾向,所以,玻璃是一种亚稳态固体材料。 (4)渐变性与可逆性:玻璃态物质从熔融态到固体状态的过程是渐变的,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和渐变的。这与熔体的结晶过程明显不同,结晶过程必然出现新相,在结晶温度点附近,许多性质会发生突变。而玻璃态物质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是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完成的,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玻璃熔体黏度逐渐增大,最后形成固态玻璃,但是过程中没有新相形成。相反玻璃加热变为熔体的过程也是渐变的。 8、脱玻、失透(devitrify)、晶化(devitrification) 脱玻作用是指:在加工或退火过程中,若玻璃停留在极易晶化的温度区域内 的时间过长,则可能会使玻璃失去光泽并被损坏的现象。 玻璃质岩石随着地质时代的增长,特别是由于埋藏使温度、压力较高时,玻璃 质将逐渐转化为结晶物质,即产生脱玻化作用。酸性玻璃脱玻后,常具霏细结构,球 粒结构析出高价氧化铁,使岩石呈浅红、浅黄、浅褐色等。基性玻璃脱玻后为隐 晶质结构,析出高价氧化铁,加上暗色矿物次生形成的绿泥石、蛇纹石等,使岩石呈 紫红、褐紫、暗绿色等 。 (印证:保护渣三层结构,渣膜) 第一节 钢液结晶的基本规律 1.1 金属结晶的微观现象 凝固:物质从液态冷却转变为固态的过程。若凝固后的物质为晶体,则称为结晶。(对应非晶) 是否形成晶体,主要有液态物质的黏度和冷却速度决定。黏度高,冷速大易形成非晶态。 结晶的基本过程:形核——长大 的交错重叠进行。 描述结晶进程的两个参数 ①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体中形成的晶核数量。用N表示。 ②长大速度:晶核生长过程中,液固界面在垂直界面方向上单位时间内迁移的距离。用G表示。 1.2 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 匀晶相图 两组元在液态与固态均可彼此无限溶解的合金相图,称为匀晶相图。这类相图有:Cu-Ni、Fe-Ni、Au-Ag 系。 典型的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第二节 金属结晶的基本条件 2.1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第三节 均质形核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液态金属本身的能量变化获得驱动力,由晶胚直接成核的过程。 非均匀形核:在过冷液态金属中,晶胚依附在其他物质表面上成核的过程。 (凝固形核的主要方式) 3.2形核功△G﹡---形成临界晶核时需要的能量 3.3能量涨落---晶核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能量涨落:微元体积内自由能短暂的偏离平均值。 包括两方面: (1)各个原子集团自由能大小是不相同的,有的高于平均值,有的低于 平均值; (2)同一微元体内在不同时间有的高于平均值,有的低于平均值。 因此在液体中具有能量涨落的微元体,在某一瞬间,获得了足够高的 能量以补偿形成临界晶核所欠缺的那部分能量,使其形成晶核。 如果没有能量涨落,原子集团就无从得到缺少的那部分能量的补充, 晶核就不能形成。因此可以说能量涨落是晶核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3.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