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第0章预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绪论——金属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0.1金属材料发展简史 0.2现代金属材料 0.3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 * 0.3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 0.3.1 结构材料的高性能化(超级钢) 日本1997 年出台了超级钢研究工程(STX - 21) 项目。其目的是开发对社会和经济影响最大的新型结构材料, 减轻环境负担和通过将超级钢的强度和寿命提高1 倍来降低超级钢的总成本。 1998 年10 月我国在“九七三”项目中批准了“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并作为我国第一批“九七三”启动的项目之一。 * 1998 年3 月, 在国际钢铁协会( IISI) 主持下, 由欧洲和北美35 家钢厂和汽车厂联合的“超轻钢车身”项目出笼( ultralight steel body project , ULSAB) , 它要求车身强度提高80 % , 车重减轻25 % , 车重可由平均1 300kg/ 辆降至900 kg/ 辆, 达到百公里燃耗可降0.17L/ 辆, 这项计划预计2003 年底结束, 实际钢材面板屈服强度提高1 倍。 * 中国超级钢的研究 国家973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翁宇庆教授。 项目由国家冶金工业局统一组织,参加此项目的有五个大专院校(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四个研究院所(钢铁研究总院、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等),九个钢铁企业(宝钢、首钢、鞍钢、武钢、攀钢、唐钢、淮钢、珠江钢厂、大连钢厂),三个汽车厂。涉及品种有:螺纹钢、薄板、中厚板、薄板坯、特殊钢等。 * 钢类 组织 现有强度(MPa) 目标强度(MPa) 超细晶尺寸(mm) 低碳钢 铁素体+珠光体 200 400 (a) 5 低(微)合金钢 低碳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 400 800 (a) 1-2 合金结构钢 回火马氏体或贝/马复相钢 800 1500 (g) 5 研究目标 0.3.2我国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 钢铁工业,在发达国家已进入衰退阶段,原因就是有许多新材料来代替钢铁,并且钢铁生产污染环境,他们往往把这些企业放在第三世界国家。 而钢铁在我国还在成熟阶段,2012年我国的粗钢产量已经突破7亿吨,在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由2004年的26.3%上升到2012年的48.7%。 万元GDP能耗20.5t标准煤,是西方的10倍。2003年中国 消耗全球30%原材料和能源, GDP占世界4%。 我国连铸坯产量发展趋势 世界连铸坯产量发展趋势 * * 我们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最明显的有三个 一,每年我们需要进口优质钢2000万吨以上。 二、每年铁矿石价格定价上,中国缺乏发言权。 三、资源消耗使得环境压力增大。 我国每万元的工业增加值中取水量是90立方,是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比发达国家低35%,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2003年CO2 世界第二;有机污水全球第一) 每百万美元GDP的能耗 * (1)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高使用要求的钢材,如轿车用面板、家电外用板、彩电电子仪器用板、不锈钢光亮板、石化用板、国防军工用板、桥梁用板、耐候钢板、海洋与石油用板。 0.3.3我国材料的发展对策 * (2)尽量采用地球储量丰富或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元素。 (3)尽量降低强韧化元素的含量或减少合金元素种类,尽量采用同类元素,作为强韧化的元素。 (4)开发通用型、简单型及节约型合金钢。微合金调质钢。 (5)空间金属Ti合金比强度高、高低温强度高、耐蚀性高。TiAl、Ti3Al金属间化合物代替Ni、Nb基高温合金。 * 作业: 1.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由材料的( )、( )、( )和( )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2.金属材料学课程具有( )、( )和( )的特点。 * * 工程材料学 曹志强教授 电话手机E-mail: caozq@dlut.edu.cn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参考书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金属材料学》文九巴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金属材料学》 吴承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 《金属材料学》 王笑天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年 《合金钢》 章守华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年 William F. Smith.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Alloys– 2nd edition. McG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