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吸附作用 吸附能量随覆盖度的变化 固体表面模型 一般情况下,随覆盖度增加,吸附热逐渐下降,吸附活化能增加,脱附活化能减小。 表面不均匀性多指活性中心类型的差别和能量的差别等。如金属表面存在着许多配位环境不同的金属原子,一般而言,配位不饱和程度越高,金属中心活性越高。 8.4 吸附热在催化反应中的重要性 从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角度来考虑,要求催化剂对反应物的吸附不应太弱,太弱使反应分子在表面的吸附量太低,同时也不利于它的活化;但吸附也不能太强,太强是表面吸附物种稳定,不利于分解和脱附,催化活性也会很差。 巴兰金(Balandin)”火山曲线”规律: 分子和催化剂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 吸附对催化最有利,即吸附强度由 弱变强,催化活性经过一个最大值。 合成氨反应速率及起始吸附热与周期表中各金属之间的关系。具有中等吸附强度的VIII金属显示出最好的活性。工业上为铁催化剂。 周期表中族数 合成氨反应速率 氮的起始吸附热()kJ/mol 九、吸附速率和脱附速率 吸附速率正比于: (1)气体分子对表面的碰撞数:单位面积上分子的碰撞数为 。另外碰撞的分子中只有具有活化能Ea以上能量的分子才有可能被化学吸附,这种分子在总碰撞分子数目中的比例为 ; (2)分子碰撞在表面空吸附位上的概率:为表面覆盖度的函数f(?); (3)凝聚系数?:为一比例系数,物理意义是具有Ea以上能量且碰在空位能被吸附的分子的分数。 吸附速率方程 脱附速率: (1)与表面覆盖度有关,为表面覆盖度的函数f’(?):一般于覆盖度成正比; (2) 与吸附分子中具有能量在脱附活化能Ed以上的分子分数 成正比; (3)系数k’。 脱附速率方程 9.1 理想吸附模型的吸附和脱附速率方程 理想吸附模型(Langmuir模型)的假设条件: (1)吸附剂的表面是均匀的,各吸附中心能量相同; (2)吸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3)吸附粒子与空的吸附中心碰撞才有可能被吸附,吸附是单层并且定位的。 理想吸附模型的吸附和脱附速率方程 * * 一、概述 Langmuir-Hinshelwood Mechanism Eley-Rideal Mechanism 在气固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都包含吸附步骤,至少有一种反应物参与吸附过程。多相催化反应的机理与吸附的机理不可分割。 固体表面(surface)原子与体相(bulk)原子的最大区别:表面原子配位不饱和,从而表现出高的化学反应活性。 吸附(adsorption):气体在固体表面的累积。 吸收(absorption):体相的吸附。 吸附剂(adsorbent):吸附气体的固体物质。 吸附质(adsorbate):被吸附的气体。 吸附态:吸附质在表面吸附以后的状态。 吸附中心/吸附位:吸附剂表面发生吸附的局部位置。 吸附过程: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浓度由于吸附而增加的过程。 脱附(desorption): 固体表面气体浓度的减小。 脱附过程:气体在表面上的浓度减小的过程。 表面的吸附位 3 fold site 三重吸附位 4 fold site 四重吸附位 桥位 顶位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FCC) 体相原子配位数:12 表面原子配位数:9 二、物理吸附(physisorption)与 化学吸附(chemisorption) 可逆 可逆或不可逆 可逆性 多层 单层 吸附层 分子间作用力,如永久性偶极矩,诱导性偶极矩,四极吸引作用等 吸附质分子和吸附中心之间化学键的形成 吸附作用 无选择性 有选择性,与吸附质,吸附剂本质有关 选择性 接近气体的液化点 高温(气体的液化点) 发生温度 ?凝聚热 ?化学吸附热 脱附活化能 非活化吸附,吸附速率快 活化吸附,吸附速率慢 吸附速率 0-40 kJ/mol 80 kJ/mol 吸附热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三、吸附位能曲线 物理吸附位能变化:通常用Lennard-Jones曲线来描述 QP:物理吸附热 A2分子在固体表面S上的物理吸附位能曲线 活性原子在固体表面化学吸附位能变化:通常用Morse公式近似计算 活性原子A在固体表面S上的吸附位能曲线 Qa:形成吸附物种S-A所释放的能量。 ra: 平衡距离。 一个分子靠近表面时的能量变化情况 分子A2-表面S吸附体系的位能曲线 AYX线:表示一个分子在表面的物理吸附过程。 BXZ线:表示活性原子在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 AYXZ线:表示一个分子在表面的解离化学吸附过程。 D:解离能 Ea:吸附活化能 Qa:化学吸附热 Ed:脱附活化能 Y:物理吸附态/前驱态 X:化学吸附过渡态 Z:化学吸附态 Precursor state: a weakly b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7-维护支柱应知应会.doc VIP
- 考试点专业课: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财务管理习题.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管理》2020-2021学年期末试卷.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会计学(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管理》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VIP
- 高二《直线和圆的方程》易错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竞赛能力培优练(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VIP
- 高二《直线和圆的方程》易错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竞赛能力培优练(全国通用)原卷版.pdf VIP
- 第六章:维护支柱.pdf VIP
- 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颅内段钙化:多因素关联与临床洞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