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创新工具--液压支架侧护板缸胶管更换专用工具套装(修改后)概述.doc

申报创新工具--液压支架侧护板缸胶管更换专用工具套装(修改后)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电网公司 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申 报 表 (2015年) 推荐单位: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液压支架侧护板缸胶管更换专用工具套装 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成果申报者基本情况 成果名称 申报创新工具--液压支架侧护板缸胶管更换专用工具套装 申报 成果 分类 (只能选一个专业) 生产类 输电运维[ ] 输电检修[ ] 变电运维[ ] 变电检修[ ] 配电运维[ ] 配电检修[ ] 试验检测[ ] 配网建设及改造[ ] 调度运行[ ] 安全管理[ ] 保护自动化[ ] 计量仪表[ ] 信息通信[ ] 基建类 架空线路[ ] 电 缆[ ] 交流变电站[ ] 换 流 站[ ] 新 能 源[ ] 营销类 业扩报装[ ] 电费电价[ ] 用电检查 [ ] 优质服务[ ] 电能计量[ ] 装备制造 一次设备[ ] 二次设备[ ] 其 他 煤矿生产[√] 申报者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郭屯煤矿综采二区 成果创造时间 2014年5月 成果主要 创 造 人 人员姓名 徐洪义、吕进玉 人员简介 姓名 徐洪义 工作岗位 和职称 支架维修工 姓名 吕进玉 工作岗位 和职称 区长 成果参与 创造人 人员姓名 曾庆运 人员简介 姓名 曾庆运 工作岗位 和职称 技术主管 姓名 工作岗位 和职称 姓名 工作岗位 和职称 姓名 工作岗位 和职称 申报成果联系人 曾庆运 电话、手机 二、创新成果介绍 (一)创新成果产生或提出的背景(500字以内) 2014年5月份之前,郭屯煤矿1303工作面上125组液压支架中80%以上的侧护板由于侧护板缸对应高压胶管损坏而导致缸体无法供液,从而无法顺利打开侧护板。由于侧护板打开功能失效,很多液压支架间存在100-250mm的缝隙,煤矸石大量沿缝隙冒落,将操纵阀组填埋以致无法进行液压支架对应的推、拉、抬、调等操作。由于缸体底部和侧护板间缝隙狭小,缝隙一般为10mm,没有足够的空间卸掉缸体高压管接头对应的长度为35mm的U型卡子,从而无法更换高压胶管。1303面最初采用液压支架间架设网兜来兜接冒落矸石保护支架中部操纵阀组的方法,该方法费时费力、效果一般,需要耗费人力去不定时清理网兜中的矸石,而且清矸作业还存在危险性。较大缝隙的存在,还会引起液压支架之间的侧向倾斜,在断层处歪架、挤架、咬架现象更为突出,不利于顶板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二)成果创新点、技术方案及原理、理论依据(500字以内) 该工具套装用于快速更换井下液压支架侧护板缸对应损坏的高压胶管,恢复侧护板缸的正常供液,使侧护板可以顺利打开,减少支架间缝隙,防止漏落矸石。 该工具套装具体优点如下: 1、使用该工具套装可以迅速地将侧护板对应油缸胶管头上的完好或者损坏的U型卡取出,方便更换新胶管; 2、使用该工具套装可以将由于定位销松动而引起错位的侧护板油缸重新回置到原始位置,从而方便更换胶管; 3、该工具套装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坚固耐用; 4、使用该工具套装可迅速地将卡住或者损坏的侧护板打开,第一时间减少或者封死支架间缝隙,减少支架间漏矸量,保护支架中部的操纵阀组。 (三)成果的实施步骤和主要做法(1500字以内) 由于液压支架侧护板缸体底部和侧护板间缝隙狭小,缝隙一般为10mm,一般液压维修工具没有足够的空间卸掉缸体高压管接头对应的长度为35mm的U型卡子,从而无法更换高压胶管。 面对以上困难,徐洪义同志认真观察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工具套装的形成经历了多个摸索步骤,大致如下: 1、使用防爆相机在井下现场对支架侧护板缸体高压管接头损坏情况和相对应的U型卡子进行拍照,带上井后对着电脑对其结构进行研究。 2、结构研究完毕后,对关键尺寸进行测量,包括深度、宽度、角度和卡子弯曲度等关键部位。 3、到市场上的五金店和煤矿专用工具商店购买尺寸相近的工具,利用现有成品工具进行挑选、实验。 4、对尺寸相近但稍有不合适的工具进行改造。 5、对市场买不到的工具自己画图加工,精心选取材料,并反复打磨改进,直至能满足施工要求。 6、由于刚开始工具太多不便于携带,使用顺序上不容易掌握,后来徐洪义同志对工具进行改造精减,一个工具能够具有多种用途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