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改版).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简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改版)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古诗词表达技巧 3.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反衬) 描写类 抒情类 间接抒情 2.修辞方法 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 4.篇章结构 首尾呼应、卒章显志、铺垫、以景结情等 ①表现手法:如对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用典、托物言志 、抑扬、照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赋比兴等。 ②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反复、双关(互文)反问、设问、反语等; ③表达方式: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包括…… 灵活运用;根据诗歌内容作判断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1:这首诗寓情于景。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参考答案2: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根据答案及评分标准,你能总结出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的评分要点 即具体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吗? 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 乐景 乐情 哀情 哀景 1、景与情的关系: 即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 寓情于景:只写景,通过情感语言来抒情 融情入景: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 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这首诗如何体现乐景写哀情? 答:反衬。(步骤一)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步骤二)使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步骤三)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 《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3、衬托或烘托 采 莲 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