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法治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法治课件

课程导言 只有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案例1 一个由四人组成的探险小组正在一个山洞考察,洞口突然崩塌,还好,探险小组可以用手机向外联系救援队。地质专家和生物学家马上赶了过来,经过测量和研究,地质专家告诉探险队员,打开洞口需要10天。探险队员问生物学家,说他们没带任何食物,能够活多少天?生物学家回答说,最多7天。洞里的人又问,如果杀死其中一个,其他人吃死者的肉,能够活到洞口打开吗?生物学家极不情愿地说是。 这以后,洞里的人就再也没有和外面联系了。第10天,洞口被打开了,有三人还活着。原来,这四人在洞内进行了抓阄,三个幸运者将抽到死签的人杀死并把他的肉吃了。后来,这三人被送到了法庭,几个不同派别的法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信奉自然法学的法官认为,探险队员被困在山洞,与外界隔离,不应再适用人类的法律,而应根据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说,他们吃掉同伴与我们平时吃掉其他动物一样,不应该问罪。 信奉实证法学的法官认为,法律应该严格遵循条文,不应有特例,只要是故意杀人,就应该问罪。而信奉社会法学的法官则认为,这个案子应该听社会民众的意见,不妨搞一个民意调查,看看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怎样的。 1、在该案例中,你认为哪一学派的观点更可取? 2、通过本案,试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讨论:女大学生自杀身亡谁之责 女大学生严某因毕业后找工作的艰难以及与父母思想沟通上的障碍,患了严重的失眠,遂至市精神病医院就诊。医院诊断其疾病为严重抑郁症,门诊病历中医生分析严某的症状为:悲观、厌世,有自杀倾向。医院为此开具两种安眠药品共160粒,其中一种安眠药品为100粒,远远超出了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对此类药品的限制量,后严某服用该药自杀身亡,并留下遗书一封,诉说了内心的苦闷。严某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女儿大学毕业,谁知陡然间痛失爱女,悲伤之极。经过咨询,他们得知医院存在违规开药的情形,遂诉至法院要求该市精神病医院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法律的词源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这样解析:“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此兽羊非羊,似牛非牛,似鹿非鹿,也有人说它同麒麟相象。它的头上长着一支独角,锋利无比,故又俗称独角兽。獬豸有分别罪与非罪的本能,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见人争斗时,用它的一只角向无理、有罪的一方触去,是非曲直,立见分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神明裁判。“去”是对不公正行为的惩罚,一说判决把罪人从所在的部落、氏族中驱逐出去,于水上凛去(古代之流刑),一说交由神明判决,由神兽“触不直者去之”。 ? 在古代文献中,称法为刑,法与刑通用。如夏朝之禹刑、商朝之汤刑、周朝之吕刑,春秋战国时期有刑书、刑鼎、竹刑。魏相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改刑为法。“刑,常也,法也。”“法,刑也。”这里的刑,出于井田,含有模范、秩序之意。因此,以刑释法,表明模范遵守法律(秩序)。刑,又指刑罚。《盐铁论》:“法者,刑罚也,所以禁暴止奸也。? ? 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与刑通用外,在秦汉时期,改“法”为“律”,二字已同义。据我国《尔雅〃释诂》记载,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字已同义,都有常规、均布、划一的语义。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调音律的工具,把律解释为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遵守的规范。《唐律疏议》更明确指出:“法亦律也,故谓之律”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却是在清末民初由日本输入。 除了上述几字与法字有关外,古代作为社会规范的“礼”,也有约束和规制的含义,与法有一定的联系。古代的礼有两层含义:(1)抽象的精神原则;(2)具体的礼仪形式。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大的方面。具体的礼仪形式通常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行军作战)、宾礼(迎宾)和嘉礼(冠婚)。古代的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 法的词义: 现代汉语中,广义的法笼统是指法律的整体,包括由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决议、指示、规章和国家认可的判例、习惯等。狭义的法是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西文中,含有“法”、“法律”语义的词更为复杂。除英语中的Law一词同汉语中的“法律”对应外,在欧洲大陆各主要民族语言中,广义的法律(法)与狭义的法律分别用两个不同的词来表达,如拉丁文的jus和lex,法文中的droit和loi,德文中的recht和gesetz等。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