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工作报告
江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
余江县农村土地调查
工作报告
南昌市测绘勘察研究院
2008年12月
余江县农村土地调查
工作报告
南昌市测绘勘察研究院
第一章、 概况 2
第二章、 农村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目标及任务 3
第三章、 农村土地调查项目组织实施 6
第四章、 质量保障措施 15
第五章、 完成的主要成果 18
第六章、 经验与体会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20
第七章、 经费安排 23
工作报告
概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赣府厅字[2007]95号)的文件精神,按照《江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经余江县人民政府同意,余江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南昌市测绘勘察研究院签订合同,委托我院对余江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土地家底,服务科学发展。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查清全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余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地理位置
余江县位于江西东北部,信江中下游河畔。东与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县相接,西与东乡县相邻,北靠万年县、余干县,南与金溪县毗邻。在地理上,余江县古有“上控闽浙,下襟江湖,扼鄱水之咽喉,阻信江之门户”的记载。
县人民政府驻邓埠镇,东距鹰潭30公里,西距省会南昌132公里。
二、自然条件
余江县地处信江、白塔河中下游。地形南北高,逐步向中部倾斜,境内地形变化平缓,多以低丘地形为主。丘陵面积约占县面积的78%,平原约占22%。全县根据地貌特征可分为三个地貌区。
1、北部丘陵岗地区:本区地形起伏不大,海拔一般在25—150米,相对高度10—100米,东北部地势最高,海拔在100—300米,毗邻万年县的白鸡母飞上天山地主峰海拔512米,属怀玉山系。山脉多平行河道,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降,坡度较平缓。本区包括:高公赛农场、画桥镇、黄庄乡、大桥农场及锦江镇大部。
2、中部河谷平原区:为狭长河谷平原,地势向东西倾斜,海拔在20—50米左右,相对高度10—20米,个别岗地海拔为40米,地势平坦。该区包括邓埠和潢溪两镇、邓埠源种场及春涛、马荃、平定、中童、洪湖等乡镇的部分村。耕地面积最多,为余江县主要产粮区。
3、南部丘陵岗地区:西南部海拔一般在30—80米,相对高度10—100米,杨溪乡境内的大山仂海拔367米。山体为武夷山延伸支脉,坡度差异较大。该区包括:马荃、洪湖、杨溪、春涛等乡镇大部及张公桥、塘潮源、水产场、青年农场等单位。
本县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土壤有三个土类、七个亚类、二十个土属、六十七个土种。水系主要有信江、白塔河等,地下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度较差,但植被类型多样,树种多达三百余种。
三、调查范围及面积
调查范围为余江县域范围,余江县共下设11个乡(镇),116个村委会。县域范围西至东经116°42′,东至东经117°10′,南至北纬28°05′,北至28°36′。东西最宽处28.6 公里,南北最长处约59.7公里。全县总面积约932平方公里。
农村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目标及任务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县情调查,是关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一项公益性基础调查。其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和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调查的目标和任务
二、调查目标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标是全面查清全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和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三、调查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 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赣府厅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惠州康晟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力评级分析报告(2023版).pdf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房建工程质量通病培训课件.pptx
- 结膜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培训(带目录).pdf VIP
-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昆药集团为例.doc VIP
- 《现代写作教程 董小玉》第02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第三节03.ppt VIP
- 教案6—800米、1000米跑教案.docx VIP
- 典迈伦350在PCI的应用优势20180607课件.ppt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