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谈谈 CoMP.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谈谈 CoMP

CoMP随笔(2014-02 闫剑龙)(一)1/ 从coordination说起协作(coordination),从LTE的第一个版本(R8)开始就引入了小区之间的coordination;但CoMP里的coordination与R8/9/10里的coordination的区别在哪里?松紧的程度: R8/9/10里的coordination是一种slack/slow的coordination,200ms进行一次协作就足够了;而CoMP需要对subframe量级上(1ms)上的PDSCH行为进行协作,因此在协作的密切程度上,CoMP is more more tighter。所利用的信息(information):R8/9/10里的coordination所使用的信息都是一些long-term 意义上的average channel quality,如RNTP/HII/OI,RSRP/RSRQ等,这些信息体现都是large scale意义上的无线信道信息;而CoMP使用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物理层triple-I: RI/PMI/CQI,这些都是基于subframe 量级short-term意义上的无线信道状态信息,所以虽然二者都是协调,但所使用的信息层次不在一个层面上;标准化的努力重点不一样:R8/9里的coordination,标准化的重点是在X2接口上,如讨论在eNB之间需要传递哪些信息以帮助它们进行协调;而CoMP的标准化重点在air上,即空口是大头,需要重新定义UE与eNB之间的行为约定,甚至需要颠覆刚刚在R10版达成一致的一些准测和概念,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对网络的部署要求不一样:对于point与point之间的信息传递时延,R8/9/10里的coordination是基于X2 protocol, 而X2 link一般认为是not-so-low-latency的(十几个毫秒);而CoMP则必须为low-latency(微秒级),因此光纤是标配;且在point之间的时频(time-frequency)同步要求上,CoMP(尤其是coherent JT)对同步指标要比R8/9/10里的coordination严格的多(要高一个数量级左右,如果后者时间同步精度为3us,则CoMP的时间同步精度要达到0.3us,才能使得coherent JT成为可能,否则效果是一塌糊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oMP的瓶颈之一是在部署场景的高门槛上,这也是dual-connectivity把对ponit之间的传输要求又回落到not-so-low-latency的原因之一。呵呵,CoMP就是一白富美,一般屌丝可望不可及。(二)2/ 小区虚拟化(virtual Cell)在进入主题之前,再稍微啰嗦几个概念:Cell:在不同的context里,cell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做无线RRM的人看来,cell就是一个逻辑资源的基本管理单位;在RF人眼里,cell就是一挂天线或天线组在一个载波上所覆盖的一块地理扇区,也即通常说的载扇;在做物理层的人看来,cell就是一个将各种信号打上自己“烙印”的生产单位,这个所谓的“烙印”就是小区的PCI(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简称小区标识(CellID),而打“烙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所谓的干扰随机化(randomize interference),virtual cell里的cell指的也是这个概念。(一点题外话:LTE载波聚合中的Primary Cell/Secondary Cell中的Cell,个人理解就是一个比较扭曲的概念,其中理由,可以后面阐述 )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这个概念估计大家听得耳朵都长老茧了,的确:RS是LTE的灵魂,几乎所有LTE关键技术的设计基石都是RS;LTE的版本演进几乎就是RS的设计规则不断自我颠覆并前行的体现。上面说到:Cell从物理层上看就是一个将自己的PCI作为一枚seed种植到各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中去的发生单位,来实现小区间干扰随机化的目的;但对于不同的信号,这枚seed所埋的“深浅”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被“埋”在数据被调制到复符号(complex symbol)之前,如PDCCH/PDSCH;有的是被“埋”在层映射之后预编码之前,如DL-DMRS;还有的是被“埋”在预编码之后RE Mapping之前,如CRS/CSI-RS;我们说LTE的终极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PDCCH/PDSCH的demodulation, 而对于将PCI埋在modulation之前的PDCCH/PDSCH来说,PCI并不会直接影响PDCCH/PDSCH的demodulation;而PDCCH/PDSCH的解调都属于相干解调(coherent demodul

文档评论(0)

wGuPFKYiR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