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论惠子及历物十事
论惠子及历物十事引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动,导致了大量的“名实相怨”现象的产生。因此,如何处理名实关系以避免这种思想上的混乱,成了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了诸子百家争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便引发了名辩论争。参与名辩论争的学派和人物很多,但把“名辩”本身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来对待,并在逻辑学领域做出了独特建树的,主要是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其中惠施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惠子其人惠施,战国时期宋国人,曾任魏相15年,深受魏惠王的赏识,他为魏国制定过法律。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据《汉书·艺文志》所载,惠施著有《惠子》一篇,但早已亡佚不可考。其言行及思想散见于先《庄子》、《荀子》、《韩非子》、《吕览》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以及《战国策》等史料中。其中尤以《庄子》记述最完备。庄子与惠施交情深远,记录其与惠施的数次争辩以及惠施的主要名辩思想“历物十事”。历物十事据说当时有一位奇人名叫黄缭,询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应对如流,“遍为万物说”。主要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可惜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subview/2760/5744095.htm \t _blank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即“历物十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南方无穷而有穷。 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也。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到极点,再也没有什么比它大,就是大一,小到极点,再也没有什么比它小,就是小一。惠施从宇宙构成论的角度立论,认为宇宙的全体是无限大的“大一”,而构成宇宙中的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则是无限小的“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没有厚度只有广度,虽然不能求体积,但是它的面却能无限延展到千里。换句话说,体积是无,面积是有,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可以是无,也可以是有。这就形成了一种辩证的转换,有无并不一定要对立,有无也可以相辅相成。“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和地是紧挨着的,山和泽是一样平的。《经典释文》引李颐云:“以地比天,则地卑于天,若宇宙之高,则天地皆卑;天地皆卑,则山与泽平矣。”在无限的宇宙面前,天地山泽的差距可以忽略掉,但在有限的范围内,这种距离是不能抹杀的。于是惠施提出了此命题。换一个角度看,结论就不大一样了:站在远处看,天和地是接近的;站在山顶的湖泊边缘看,山和泽是平的。以此说明,空间位置上的差异是相对的,不应当把各种差异绝对化。“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阳正当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它正当倾斜的时候;事物正当成长的时候,也就是它正在走向死亡的时候。从时间观来讲,通常人们认为时间是不连贯的,不同时段之间界限分明。然而,从“中”到“睨”、从“生”到“死”恰恰代表了时间的变化和事物的运动。因此,惠施把时间理解为绵延的,“中”与“睨”、“生”与“死”属于一个不能分割的连续体,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确定不变的界限。另一方面,宇宙没有中心,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说太阳当中,也可以说太阳斜了。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任何物其生成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向灭亡转化的过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同”就是事物的共性,统一性;“异”就是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大同”和“小同”是属与种的关系,同属事物有其共性,同种事物也有其共性,两者不一样,这就是“小同异”。世间万物有其统一的共性,这就是“毕同”,也有其各不相同的个性,这就是“毕异”,也就是“大同异”。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叶子一样。同和异,也具有相对性。“南方无穷而有穷。”南方既是无穷的,又是有穷的。用“至大无外”来理解的话,就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南方是有穷的,而在无限的空间内,无所谓南北,南方就是无穷的。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惠施或许已经猜测到地球是圆的。因为如果地球是圆的,难么从地球的任一点向南行,都可以无限的循环下去,是谓“南方无穷”;当绕行一周时,可以回到出发点,是谓“南方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今天到越国去,昨天就以出发。对于同一事件,由于空间位置的差异,所经历的时间可有不同的估量。“到越国去”是一连续性的动作,站在出发地的立场看,是今天发生的事,站在越国的立场看,则昨天就以启程。“连环可解也。”此条最为众说纷纭。有认为连环虽无法完全解开,但当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