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孔子论修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孔子论修身

孔子论修身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与其思想和主张。 2、理解孔子语录的内容。明白修身的要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孔子和《论语》简介 (一)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 孔子是我国最早开办私学的教育家,生于春秋末年公元前551年,2558年。他的先祖是殷商的王室成员。后来殷商灭亡,受封到宋国,成了诸侯。到孔子曾祖时因宋国内部动乱,迁到鲁国,从此失去了贵族身份。孔子生在鲁国的陬邑,就是现在的曲阜。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做管仓库和管放牧的小吏;30岁时开始收徒办学;51岁时曾在鲁国做官,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但因为与当权者的思想和利益不合,很快就被罢官。以后他周游各国,到过卫、曹、宋、陈、蔡等国,一边办学,一边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的主张,但都没有得到采用。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教育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影响深远,《论语》历史性地提升到大经的地位。元明清三代,四书完全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论语》也成了士子必学之书。《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注】罔,蒙蔽,欺骗;殆,指危险。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读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 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1.真正的知,建立在已知的和未知的上面。这是知识的辩证法:知,是以对另一些事物的不知为代价的。现在很多人似乎什么都知道。名之曰专家,仿佛是全知。学的是文学,四处讲哲学;明明是大夫,偏要谈文化。一上电视和报纸就会变得无所不知起来,于是就劝告说:知之为知之2.真正的“知”需要区分好哪些是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把不知当作了知。3.要允许别人不知。 知,有两个方面:一是知道的东西,一是不知道的东西。你这样,别人也这样。所以要宽容。 只有一种人在这个方面不宽容,那就是知道得不多,就靠着吓唬别人来活着的人。4.知道是一种“知”,不知道也是一种“知”。 有一位英国教授,在课堂上讲述古代希腊城邦的格局,大到一座宫殿小到一个厕所,无不画出的清清楚楚。 下课了,同学们走了,他不走。他要等人。 等他的家人来领他回家——他不知道回家的路!所以,有的事情你务必要知道,有的事情你务必要不知道。【】【】【】【】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不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的时刻,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

文档评论(0)

RDfBOcXpb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