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古生物概論
1 古生物学概述
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面貌和发展历史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和生物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质记录;
以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为线索,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体及其相关各个地质和生物学方面。
1.1 古生物学概述
“沧海桑田”
史密斯—生物层序律
19世纪中后期,古生物学建立,同时地质学体系初步形成。
最古老、最基础的地质学科之一
与现今生物学(Neotology)相对应,但它的研究内容在许多方面超出了现今生物学的研究范畴:
生物学方面:生物体的结构、构造、个体发育和系统发生、生物演变和环境适应,乃至生物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等;
地质学方面:古生物的地质时间含义、古生物的兴衰与迁移、古生物与能源,以及古生物的埋藏与石化作用等。
1.2 古生物学的基础工作包括
化石的采集和发掘;
化石的处理和古生物复原;
古生物鉴定和描述;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进而研究各类生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进化规律;
古生物学可分为研究地史时期动物界及其发展的学(包括古脊椎动物学和古无脊椎动物学)和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界及其发展的古植物学。
1.3 古生物发展历史
生物至少已有37亿年的发展历史,但有丰富古生物化石记录的历史是显生宙,不到6亿年的地史时间。
1.4形形色色的生物界--数量
已知现生生物有170万多种
每年还要新发现1万多种
估计现存生物有500-1000万种
动物界中的巨人:海生哺乳动物鲸类,以蓝鲸最大,有记录以来捕到的一条蓝鲸,长34.6m,重170t(=30头非洲象)
最小的动物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原生生物)
2 化石与古生物
2.1 化石的定义
2.2 化石的形成条件
2.3 化石的保存类型
2.1 化石的定义
化石(Fossil):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痕迹。
与一般岩石的去区别:具有生物特征:形状、结构、纹饰,有机化学组分等;或者具有生命活动信息:生物遗迹、遗物、工具等。
2.1.1 化石的定义
①假化石pseudofossil
与化石相似,但与生命活动无关,如矿物集合体、泥裂、砾石、矿质结核,树枝状铁质沉积物等
大化石macrofossil
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既能研究的化石
微化石microfossil
肉眼不能直接可靠地分辨,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及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研究的生物体或身体的微小部分
超微化石nannofossil:小于10μm
2.1.2 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2.1.3 化石的形成
古生物→死亡→埋藏→石化→发掘
2.2 化石的形成条件
2.2.1 生物本身的条件
2.2.2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2.2.3 埋藏条件
2.2.4 时间条件
2.2.5 成岩石化条件
2.2.1生物本身的条件
生物硬体
矿化硬体:矿化程度,矿化组分
比较稳定的是方解石、硅质化合物、磷酸钙等
不太稳定的是霰石和含镁方解石等
有机质硬体:如几丁质薄膜、角质层、木质物等
2.2.2 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即生物死后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
物理条件
如高能水动力条件下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化学条件
如水体PH值小于7.8时,CaCO3易于溶解;氧化环境中有机质易腐烂
生物条件
如食腐生物和细菌常破坏生物尸体
2.2.3 埋藏条件
与埋藏的沉积物性质有关:
?圈闭较好的沉积物易于保存,如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沉积物;
?一些特殊的沉积物还能保存生物软体部分,如松脂、冰川冻土等;
?具孔隙的沉积物中的古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基底上的内栖生物,以及一些表栖生物也能破坏沉积物内的生物遗体。
2.2.4 时间条件
埋藏前的暴露时间
及时埋藏有利于形成化石
埋藏后不被再发掘出来
石化作用时间
经过地质历史时间的成岩石化作用
短暂、近期内的生物埋藏不成为化石
2.2.5 成岩石化条件
埋藏的尸体与周围的沉积物一起,在漫长的地史成岩过程中,逐步石化,形成岩石的一个部分。
石化作用(petrifaction)
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
沉积物固结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化石的保存
(1)矿质填充作用
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经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得生物硬体变得致密和坚硬。
充填作用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中,如贝壳的为空脊椎动物的骨髓;也可以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之间,如有孔的房室、珊瑚的隔壁之间。
(2)置换作用
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的生物体组分被溶解,外来矿物质充填,如硅化、钙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等;
如果溶解速度等于充填速度,原生物质的微细结构可以保存下来;
如果溶解速度大于充填速度,则原来的微细结构难以再现。
(3)碳化作用
石化作用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