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人民报四文章
编者按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市委领导同志日前批转《人民日报》刊发的四篇有关思想境界的优秀文章。这四篇文章有的放矢,鞭辟入里,即日起本报陆续予以转载,以期能给各级干部以启迪。也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用心精读,深刻反思,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使创先争优成为我们永恒的价值取向。
干部把工作当副业易砸“饭碗” 徐文秀
有这么一种说法,如今干部的工作态度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另一种是把工作当作职业,还有一种是把工作当成副业。对这种说法,不妨当作一面镜子,揽镜自照,扪心自问,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态度反映境界,态度决定状态。三种不同的工作态度,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折射出高低分明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的人,不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理想抱负。把工作当作一份职业的人,则完全是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是为了糊口养家,上班是为了稻粱谋,在他们眼里工作只是谋生之道、安身之术、立命之所。而把工作当作一门副业的人,工作仅仅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他们心不在焉,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本职之外,有的甚至利用公职、公权揽私活、谋私利。
态度折射品质,态度影响成败。把工作当事业来对待的人,往往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在工作岗位上肯钻研、立标杆、当旗帜。把工作当职业来对待的人,往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满足于不出错、不出局,工作上难有大起色、大作为。而把工作当副业来对待的人,公事“磨洋工”、私事“打冲锋”,工作中慵懒散漫,敷衍了事,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结果误己误事更误人。
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凡有大作为者都视工作为事业,甚至视工作胜于生命,他们的人生也因事业有成而精彩纷呈,富有意义和价值;而大凡平淡无为者多因只为工作而工作,结果工作完了,人生也到头了,退休便褪了色,退位便失了志;至于那些把工作当副业的,不但会因为“不务正业”而砸了“饭碗”,而且常常会因为一己私利而误入歧途。
有志者有为,有为者在于把一份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创造和实现。说到底是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人为什么而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作当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更应该是有志者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舞台,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把有限的工作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这样的工作意义深远,这样的人生价值非凡。把工作当事业,就是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工作成为自己割舍不下的一份牵挂,让事业成为人生风景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究竟把工作是当成事业,还是权当职业,甚至是只当副业,检验着我们的人生状态、生命质量。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属于哪一种?应该成为哪一种?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切思之、好自为之。 (转自《人民日报》)
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魏地春
从叫嚣“把我放了,给你600万”的“土地奶奶”,到“请百度一下”的政府网站回复……近期来,类似“雷人”之语,时有耳闻。张狂的言行、傲慢的态度,源于一些领导干部被权力与金钱蒙蔽了双眼,心中缺少两个字——敬畏。
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所谓“怕”,就是敬畏。领导干部保持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
懂得敬畏,一是要敬畏历史。
“政声人去后”,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终要交由历史来评判。为官者,总要思考身后留下点什么,对历史有个交待。想干事,值得鼓励。然而,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所谓政绩,目光短浅,心态浮躁,或做“一锤子买卖”,或搞“形象工程”,或“拿公家的钱交学费”。历史最公正,对那些没有历史责任感的人,无论一时多么风光无限、做得多么轰轰烈烈,终会昙花一现;对那些敬畏历史、踏实做事的人,即便一时遭遇不公和委屈,历史也会记住他、褒奖他。
敬畏历史,需要深思熟虑、认真谋划,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正如右玉县十八任书记接力造林,“久久为功”。只有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放宽胸怀,放远目光,才能交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答卷。
懂得敬畏,二是要敬畏人民。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常讲: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人民之所以“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敬畏人民,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执政60余年,历史条件和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变不得。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为民用权,而是高高在上、麻木不仁;不是为民谋利,而是营私舞弊、贪污腐化;不是情系于民,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