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细胞膜与胞表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 细胞膜与胞表面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连接 细胞膜 细胞表面 细胞连接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 流体镶嵌模型 1 细胞膜的有关概念 2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研究历史 E. Overton 1895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E.Gorter F.Grendel 1925 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 3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目前的认识 第二节 细胞膜的成分 膜脂 膜蛋白 占膜质量的50%。 一、 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 Packing arrangements of lipid molecules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 脂质体(Liposomes) 糖脂在生物膜上的分布完全不对称,糖侧链都在质膜的ES面上。 功能主要是保护质膜抵御细胞外环境,如低pH,降解酶。 带电荷的糖脂调节膜表面的电荷分布。 The structure of cholesterol. Cholesterol in a lipid bilayer. 二、膜蛋白 膜蛋白---类型 1 外在膜蛋白 2 膜内在蛋白 3 脂锚定蛋白 4 膜蛋白的分离——去垢剂 三、膜的流动性 1 膜脂分子的运动 2 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胆固醇: 含量增加降低膜的流动性 脂肪酸链的饱和度: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脂肪酸链的链长: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 3 膜蛋白分子的运动 细胞融合技术观察蛋白质测向扩散运动 四、 膜的不对称性 膜的不对称性 1 膜脂的不对称性 五、膜骨架 红细胞经低渗处理,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称为血影(ghost) 膜骨架的组成 膜骨架 细胞膜的功能 细 胞 膜 小 结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膜脂、膜蛋白 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膜骨架 细胞膜的功能 细 胞 表 面 质膜的特化结构 细胞外被 细胞外基质 一、质膜的特化结构 1.微绒毛 microvilli 2.皱褶 3.内褶 4.纤毛和鞭毛 二、细胞外被 细胞外被功能 三、细胞外基质 1.胶原(collagen) 胶原 胶原功能 2.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 层粘连蛋白功能 3.纤连蛋白(fibronectin, FN) 纤连蛋白功能: 4.糖胺聚糖 (glycosaminoglycan, GAG) 糖胺聚糖(氨基聚糖)的分子特性及分布 5.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单个的蛋白聚糖或透明质酸-蛋白聚糖复合物直接与胶原纤维连接形成动物细胞外的纤维网络结构。 6.弹性蛋白(elastin) 四、植物细胞壁 细 胞 连 接 一、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 作用1: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防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 作用2:将上皮细胞的游离端与基底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相互隔离 分布: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之间。无脊椎动物细胞间的连接为间壁连接。 二、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 将相邻细胞的骨架系统,或将细胞与基质相连。 作用:组织内的细胞连接起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分布:在动物组织中广泛分布,如 上皮组织,心肌 等组织 。 1 粘合带(adhesion belt) : 呈带状环绕细胞,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相邻细胞间的粘合分子为E-钙粘素。 连接的细胞骨架成分为actin。 3 桥粒(desmosome)是相邻细胞间形成的纽扣状结构。 相邻两细胞的致密斑由跨膜连接蛋白(钙黏着蛋白)相互连接,质膜下的致密斑连接中间纤维。 分布: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心肌中。 4 半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面与基膜之间,连接蛋白为整合素。连接的中间纤维成分为角蛋白。 三、通讯连接 1 间隙连接 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组织。 连接基本单位称连接子。连接处有2~4nm的缝隙。 功能上与动物细胞间的间隙连接类似,在相邻细胞间起通讯作用。 胞间连丝的孔可扩张或缩小。 四、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 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 可大致分为五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 作用机制有三种模式: 1.钙粘素cadherin 2.选择素Selectin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uperfamily 4.整合素integrin 细胞连接——几种连接的比较 细胞连接——几种连接的比较 细胞膜 细胞包被 细胞表面 小肠 细胞粘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由三部分组成: ①胞外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