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的合成化学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多孔材料与它的分类 多孔材料是一种含有气孔的固体材料,一般来说,气孔在多孔材料体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在20%到95%之间。 多孔材料可以是晶体的或是无定形的,它们被广泛地应用在吸附剂,非均相催化剂,各类载体和离子交换剂等领域。其孔洞多,空旷结构和巨大的表面积加强了它们的催化和吸附等能力。 多孔材料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可分为无定形材料、晶体材料和次晶材料三种。 ■无定形材料有硅胶、氧化铝胶、交联粘土、层柱状结构材料、活性炭、分子筛等; ■晶体材料包含沸石、氧化硅大孔材料、类沸石材料等; ■次晶材料是介于无定形材料与晶体材料之间,两者共存的。 多孔材料的分类 超微孔材料(孔径0.7nm) 微孔材料(0.7nm孔径2nm) 介孔材料(2nm孔径50nm) 大孔材料(孔径50nm) 宏孔(大于1μm) 多孔材料的分类 按制备工艺及成品的形貌分为泡沫多孔材料、蜂窝多孔材料和网眼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的分类 蜂窝多孔材料 2.多孔材料的特点 微孔材料(沸石与分子筛)的特点 介孔材料(中孔分子筛)的特点 大孔材料的特点 沸石与分子筛的特点 沸石:严格定义是一类结晶的硅铝酸盐微孔结晶体 分子筛: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材料 沸石与分子筛的骨架结构 沸石具有三维空旷骨架结构,骨架是由硅氧四面体[SiO4]4-和铝氧四面体[AlO4]5-通过共用氧原子连接而成,它们被统称为TO4四面体(基本结构单元)。所有TO4四面体通过共享氧原子连接成多元环和笼,被称之为次级结构单元(SBU)。这些次级结构单元组成沸石的三维骨架结构,骨架中由环组成的孔道是沸石的最主要结构特征。 沸石与分子筛的骨架结构 在骨架中硅氧四面体是中性的,而铝氧四面体则带有负电荷,骨架的负电荷由阳离子来平衡。骨架中空部分(就是分子筛的孔道和笼)可由阳离子、水或其它客体分子占据,这些阳离子和客体分子是可以移动的,阳离子可以被其它阳离于所交换。分子筛骨架的硅原子与铝原于的摩尔比例常常被简称为硅铝比(Si/Al,有时也用SiO2/Al2O3表示)。 这些沸石分子筛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在分子筛骨架结构中形成许多有规则的孔道和空腔; 在孔道和空腔中的阳离子是可以交换的,经阳离子交换后,可以使分子筛的催化及吸附性能产生较大的变化。 介孔材料(中孔分子筛)的特点 介孔材料的主要特征: 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 孔径分布窄,且在1.3~30nm可以调节; 经过优化合成条件或后处理,可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水热稳定性; 颗粒具有规则外形,且可在微米尺寸保持高度的孔道有序性。 大孔材料的特点 一般依据其孔隙的有序程度,将大孔材料分为胶凝材料和有序大孔材料。 胶凝材料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气孔率高,孔径约为100nm,属于非晶材料; 有序大孔材料则具有三维规则结构,孔隙率高,孔径大,分布均匀,排列周期性较强。 3 常用的多孔无机材料制备方法 ①沉淀法,固体颗粒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生成有孔材料; ②水热或溶剂热合成法,如沸石的制备; ③热分解方法,通过加热除去可挥发组分生成多孔材料; ④有选择性的溶解掉部分组分; ⑤在制造形体(薄膜、片、球块等)过程中生成多孔(二次孔)。 介孔和大孔材料的孔径控制:主要合成方法 现在有许多合成方法可被用来合成介孔材料和大孔材料,如按产物的孔直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2~5nm,使用不同链长的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 2 ~7nm,高温合成; 4 ~7nm,二次合成﹙合成后水热处理﹚; 4 ~10nm,使用带电的表面活性剂和中性有机物; 4 ~11nm,二次合成﹙水-胺合成后处理﹚;多层自组装——有控制的破坏; 2 ~30nm,聚合物作模板剂; >50nm,乳浊液作模板剂; >150nm,胶体颗粒﹙模板剂﹚晶化。 >10~1000nm,多层自组装——双重模板 其它非模板方法合成多孔材料—多孔氧化铝、多孔碳材料、气凝胶、层柱材料 固相转变机理 液相转变机理 双相转变机理 液相中硅酸根与铝酸根离子的聚合反应 阳离子的模板效应 固相转变机理 固相转变机理也称之为固相机理,是指沸石晶化过程总是伴随着无定形凝胶固相的形成,无定形凝胶的结构重排成为沸石,液相不参与晶化过程。 简单的说,在晶化过程中既没有凝胶固相的溶解,也没有液相直接参与沸石的成核与晶体生长。在凝胶固相中,由于硅铝酸盐骨架缩聚、重排而导致沸石的成核和晶体的生长。 液相转变机理 液相机理认为沸石晶体是从溶液中生长的,初始凝胶至少是部分地溶解到溶液中,形成溶液中活性的硅酸根和铝酸根离子,它们又进一步连接,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