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doc

2015年秋《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秋《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姓名:杨金凤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娃娃游戏:娃娃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游戏疗法,它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是给学前儿童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例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然后让儿童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2.本体性游戏:本体性游戏也称目的性游戏,是指儿童进行自主、自发表现的游戏,游戏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强调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游戏的自发性。 3.游戏特征“三内说”: 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内部控制是指游戏者控制游戏的过程、方式与时间,内部真实是指游戏的特征是虚构或想象的,对游戏者来说它却是真实的,内部动机是指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是内部动机支持的行为,游戏者不追求游戏以外的目的。 4.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指儿童的行为脱离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它是儿童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 5.结构造型玩具: 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粘土、沙、雪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既有人为制造的,也有天然的,结构造型玩具主要运用在结构游戏中。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结构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 错误:象征性游戏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过程,从而反映儿童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2.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错误:剩余精力说认为身体健康的儿童在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而松弛说则认为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个体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性别差异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2)年龄差异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3)个性差异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4)个体偶然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2.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 (3)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4)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3. 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规则游戏? 答(1)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规则游戏。 (2)提供多种形式的规则游戏。 (4)广泛开展规则游戏。 (3)教会儿童正确的游戏方法。 4. 按照游戏教育作用划分的游戏主要包括哪些游戏类型? 答(1)角色游戏 (2)表演游戏 (3)结构游戏 (4)智力游戏 (5)音乐游戏 (6)体育游戏 (7)娱乐游戏 5.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1)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游戏促进学前儿童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 (4)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适应能力的发展。 (3)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答:(1)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主要观点: ①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②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③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活动。 (2)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的贡献: ①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②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③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对儿童主体性的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④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是对游戏社会性本质观的发展,游戏的主体性是前提和基础并决定着游戏的社会性。 ⑤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实践中对儿童游戏的科学化指导。 2.举例说明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环境。 答: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物质游戏环境: (1)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各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喜欢直接的操作和感知,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的感兴趣,但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交流互动得会比较少,他们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由于年龄小,刚刚步入幼儿园,小班幼儿对游戏还很陌生,所以一开始的游戏材料应该简单、好玩,在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2)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是在直接使用游戏材料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不同游戏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在每次活动中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也是十分必要的。 有一次在《数花生》活动中,由于没有事先准备充足的花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