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1

——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①原因: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中央集权; ②含义:见书本知识链接; ③过程: 明代永乐年间(开始); 清代雍正年间(大规模); ④意义:大大强化了 中央政府的统治 3.清朝边疆政策的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前期奠定。   (康熙、雍正、乾隆) (四)对君主专制的评价 秦朝(形成)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 地方:郡县两级,后又在郡上设州 隋唐(完善) 元(新发展) 宋朝(加强)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明清(顶峰)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设置道州县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1.君主专制发展历程 秦朝 专制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集权制度的发展 明 清 专制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2.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和认识 积极: 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 ②组织水利工程,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步 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④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 ⑤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 消极: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 ②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 ③思想文化的控制、束缚中国资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进步,造成社会发展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1)西方 (2)中国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 工业化进程起步 君主专制强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 进步 落后 东西方拉开差距  拓展:  ——中国在殖民侵略面前无力抵抗,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落后于世界,导致 * * * * ——明清时期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感受人治的诸多弊端,认识到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法制是历史的必然。    提问1:“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于何时?   提问2:在演进与强化的过程中包括着几对基本矛盾?   提问3:在明以前的封建历史进程中,统治者是怎样逐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从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两大矛盾之间权力调整: 地方权力 中央权力 皇 权 相 权 秦朝(形成)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 地方:郡县两级,后又在郡上设州 隋唐(完善) 元(新发展) 宋朝(加强)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明清(顶峰)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设置道州县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1.君主专制发展历程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一)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中央集权加强——清的边疆政策 评价君主专制政体。 明朝政治制度改革的创始者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废丞相、权分六部 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利(历史原因)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1)原因: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评价: “内阁” 应运而生 阅读本课第2段列举的数字,计算一下,假设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那他平均处理一个文书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约0.05797个小时,相当于3分28.7秒就要处理一个文书,他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些国家事务如何处理吗? 计算 “内阁” 应运而生 ★ 2.内阁制的出现 (1)创立原因   ——朱元璋废宰相制度,造成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和顾问 (2)职能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