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说“木叶” ——林 庚 林庚(1910—),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现代诗人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1934年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1947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至今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从概念上讲,“木叶”是指什么? 树叶 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叶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 萧瑟、凄凉 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木叶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 洞庭波兮木叶下 饱满 空阔、疏朗、较单纯 感受 干燥 湿润 触觉 透着黄色 褐绿色 颜色 排斥,越来越少,无 一致,繁茂 叶 木 树 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全文大量引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含有“木叶”“树叶”“落木”“木”等词语的诗句,并分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来说明道理。 全文共七段,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至三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字千里。 诗歌语言暗示性 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盂旁囊肿的研究的现状及进展.doc VIP
- 3.1《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节选)》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PCB多层压合工艺PPT课件.ppt
- 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云上生活”++课件 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Garmin佳明Forerunner 165 智能GPS跑步腕表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工程项目工期关键节点和线路保证措施(模板)18.docx VIP
- 泰康入职测评考试题库答案.pdf
- Ai围棋定式大全(重排彩图).pdf
- 汽车钣喷系列教学课件--钣金件焊接工艺.ppt
- 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