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章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要求 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及药动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任务,了解药理学发展简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是包括药物学和医学的综合学科。 药理学以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等为基础。 桥梁学科: 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何学习药理学 1.提倡适当复习和浏览相关学科的书籍。 2.理论联系实践 你听到的,留住5%; 你讨论的,留住40%; 你力图实施的,留住70%。 3. 应用“对比学习法” 以“代表药”为纲要,相互比较同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异同。 4. 整体与辩证的观点 机体功能动态平衡调节的整体性以及双重性。 推荐的参考书 本章要求掌握 1.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不良反应等。 2. 药物的作用规律(量效关系):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 3.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受体的概念和特性、激动药、拮抗药、受体类型及调节。 正确理解药物的兴奋或抑制的调节作用,需要认真体会下面三点: 二、选择性和二重性 选择性:(定义P7) 选择性高:药理活性高,专一性强,针对性强。 选择性低:临床应用多,不良反应多。 选择性是相对的,并与剂量相关。 副作用的药理基础。 二重性: (不良反应见第2节) 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5、继发反应: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3、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特异性受体,使其自身的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发生变化。 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调节 3、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LD50 E、中毒量 4、与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关的是: A、剂量大小 B、药物毒性大小 C、遗传缺陷 D、年龄性别 E、用药途径及次数 本章要求掌握: 膜两侧pH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 肝药酶的特性、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抑制剂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肾小管重吸收和肝肠循环的药理学意义及两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基本概念。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 大多数极性(离子化程度较强)药物难于通过脂质双层,而脂溶性药物可以通透。小分子药物可从膜孔透过膜。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主要决定于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及分子量,其转运机制可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大类。 细胞内PH7.0,细胞外PH7.4, 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解离多,不易进入细胞内,提高血液PH值,可使其向细胞外转移。 弱碱性药物相反,易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解离多,不易透出,提高血液PH值,使其在细胞内转移分布多。 弱酸性药物苯巴比妥中毒解救时,为什么要服用碳酸氢钠? ?:iv NaHCO3 + phenobarbital pH≥ 8.0 O:iv Na2SO4 + phenobarbital ; pH≤7.0 二、主动转运: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 特点:耗能;需要载体;有饱和限速性;有竞争抑制。 首过效应:药物经过肠粘膜及肝脏时被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影响因素: (1)药物方面 (2)胃肠功能 (3)首过效应 (4)其他方面 2.舌下给药: 特点:血流丰富,吸收快, 无首过效应,适合口服吸收时容易被破坏或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 3.直肠给药: 优点:经直肠粘膜吸收, 避免部分首过效应,应用于不能口服或注射的病人及对胃有强烈刺激或首过效应大的药物。 三、吸入给药 吸收迅速,用于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 四、经皮肤给药 脂溶性药物可以缓慢吸收。透皮吸收剂如氮酮可促进吸收。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血浆蛋白结合率 游离型药物+血浆蛋白 结合型药物 特点: 结合是可逆的、疏松的 结合型的药物无药理活性 结合型的药物不能通过生物膜、血脑屏障等 有饱和性 竞争现象 又称代谢或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 部位:主要在肝脏, 其它如胃肠、肺、皮肤、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