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详解孕妇营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详解孕妇营养

妇女怀孕以后,每天所吃的食物除了维持自身的机体代谢和消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外,还要供给体内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因此,孕妇营养的好坏,不仅影响母体的健康,也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和脑细胞的发育。科学研究证明,如果供给孕妇的营养物质不足或孕妇患有营养不良,胎儿就要吸收母体内的营养贮备,结果会使孕妇发生营养缺乏病,如常见的妊娠贫血、缺钙症(包括手足抽搦、骨质软化 症等)。并且,孕妇营养不良还容易引起流产、早产、难产、死胎、胎儿畸形等,还会使胎儿发育不良,婴儿出生后体重偏低,出生后容易患病,严重的还可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到了上学年龄,有部分儿童表现为智力落后。由此可见,保证孕妇足够的营养,对优生、优育都是必要的。 怀孕不同时期营养的摄取 妊娠早期 此期不需要特殊的补给,以瘦肉,鱼类,蛋类,面条,牛奶,豆浆,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佳。可选择孕妇平常 喜好的食物,但不宜食用油腻,油炸,辛辣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旨的食物,以防消化不良或便秘而造成先兆流产。 妊娠中期 需要大量 的蛋白质及大量的磷,钙,还必须保证一 定量的碘,锌及各种维生素;而母亲也需 要蛋白质供给子宫,胎盘及乳房的发育。 妊娠晚期 母体除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外,自身也要储备营养,以供给分娩时消耗所需。同时,要注意适当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利于钙,磷的吸收及胎儿骨骼的生长发育。 孕妇补充营养原则 总原则 孕妇需要平衡合理的营养:浑素搭配、粗细结合、饥饱适度、不偏食、不挑食、并根据个人活动量、体质及孕前体重决定摄入量和饮食重点。 孕早期 膳食应 清淡易消化 孕中期 膳食要 浑素兼备、粗细搭配 孕晚期 膳食要 保证质量、品种齐全 ——孕妇补养应注意的问题 孕妇营养七忌 一、忌偏食挑食 二、忌无节制的进食 三、忌食品过精、过细 四、忌摄入过多植物脂肪 五、忌旧的传统习影响 六、孕妇忌吃刺激性食物 七、忌随意进补 孕妇孕期补养八注意 一、整个孕期母亲体重要增加9~15公斤,因此孕妇的食量摄入要比平时约增加10~20%。 二、孕期中间3个月,胎儿每天增重10克,孕妇食量应有所增加。因为子宫胀大压迫肠道,容易造成便秘,孕妇宜多吃蔬菜,多饮水。 三、在孕期最后3个月内,胎儿增重一倍,大脑细胞激增,是孕妇营养的关键阶段,要注意数量充足、合理均衡的膳食。 四、在孕期中后期每天平均膳食要额外增加9克优质蛋白 五、孕期血容量猛增30%,需要700毫克铁来制造红血球,每天的需要量是平时的三四倍,宜多吃瘦肉、禽、鱼等动物性食物。 六、如果孕妇乳制品吃得不够多,宜服用钙片,并多晒太阳 七、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每天要进食500至700克蔬菜,最好中、晚餐后吃一份水果。 八、控制食盐用量,菜不要太咸,对下肢浮肿的孕妇,更要注意。 孕妇孕期生活九不宜 一、不宜过多饮茶 二、不宜过量喝饮料 三、不宜多食醋 四、不宜饮酒 五、不宜多食山楂 六、不宜吃热性调料 七、不宜过多吃油条 八、不宜过多用药 九、不宜过多接触洗涤剂 食品卫生与出生缺陷 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与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 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B1(AFB1)广泛存在于食物中,极为稳定,不易被分解,主要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被吸收,在肝脏被代谢。 食品卫生与出生缺陷 黄曲霉毒素B1(AFB1)具有致畸作用,能引起实验地鼠的仔代畸形。 畸胎率:6.2%~29.4% 致畸类型:无脑儿、神经管颅端畸形、心异位、脐疝、兔唇等。胎鼠生长迟缓、肝脏出血、坏死或变性。 国标: 5 ug/kg ~20 ug/kg 食品卫生与出生缺陷 红色青霉毒素B:由红色青霉和产紫青霉所产生,具有致畸作用,能诱发实验动物畸形。 来源:粮谷、豆类、花生、葵花籽等 致畸类型:露脑、耳或下颌异常、脐疝、唇颚裂、无眼、缺趾等。 食品卫生与出生缺陷 N-亚硝基化合物:指含 = N-NO基的化合物,具其结合基的不同又分为亚硝胺类及亚硝酰胺类。 来源:熏肉、腊肠、腌肉、咸鱼等 致畸类型:脑积水、露脑、小头畸形、四肢畸形、仔代肿瘤或中毒死亡。 食品卫生与出生缺陷 亚硝基化合物致畸的预防措施 -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使用量:硝酸钠 0.5g/kg,亚硝酸钠 0.15g/kg 残留量:罐头食品 0.05g/kg,肉制品 0.03g/kg - 低温保存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减少胺类和亚硝酸盐含量 - 多食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